“你好吗?”“你需要什么帮助?”当一句句流利的汉语从南非警察口中说出时,让人感到亲切,同时也有点意外。
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100余家中国参展商携内容形式多样的电视剧、动画片、综艺节目等亮相,其中中国原创电视节目模式首次单独设立展位,将“中国创造”电视节目产品推向海外。
2017年度英国布克文学奖17日晚在伦敦揭晓,美国作家乔治·桑德斯凭借小说《炼狱中的林肯》获此殊荣。这也是美国作家第二次获得该奖项。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最新创排的“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系列剧将于10月21日在京首演,成语故事的童趣演绎将让孩子在欢乐中体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为杭州市美术节项目,中国原生态山水画家褚震冈在在杭州胡雪岩故居举办一场名为穆如清风的展览,展出三十余幅独具特色的充满浓郁田园风光和乡土情怀的作品。16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画品鉴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共同研讨褚震冈中国画的创作艺术和人文内涵,及其时代文化价值。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17日在香港大会堂举行开幕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知名画家齐聚香江,带来了100幅书画精品,表达对香港的美好祝愿。
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16日拉开帷幕。百余家中国公司参展寻求国际合作,将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影视作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文化借力影视“出海”,走向世界。
意大利面和兰州拉面,相隔万里,有着数百年不同的演变历程,却让人感觉像是失散许久的表亲。同样美味,外形相似,掩盖了两种食物的细微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它们截然不同的风味,使其能够对各自的文化传统进行独特表达。
由李可染画院主办的纪念李可染诞辰110周年画展16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幕。
“新西兰是一个文化丰富多样的美丽国度。我们的国鸟——奇异鸟,实际上并不会飞。‘飞翔的奇异鸟’一词,显示出我们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这是一个新西兰中学生的演讲稿片段,也是17日出版的中英对照新书《飞翔的奇异鸟——新西兰中小学生演讲集》(以下简称《飞翔的奇异鸟》)题目的由来。
第二届意大利中国电影节16日晚在罗马开幕,11部中国影片参加展映。
16日,中国华策影视集团在当日开幕的戛纳电视节上举办推介会,向海外业内人士介绍正在筹备中的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受到关注和好评。
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将于20日起以3个版本在中美两国的13个城市巡演。该剧首演18年来,已在全球89个城市演出近2500场,吸引100万余人次观众,成为中国当代话剧经典剧目。
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文化行”友好车队抵达曼谷,欢迎活动16日晚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举办,车队此后将继续前往柬埔寨、老挝。
首届中非国际电影节16日晚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开幕,来自中国、南非、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加纳、纳米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的电影人士齐聚一堂,展示产业成果,分享创作经验。
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莱茵华韵”京剧交响音乐会15日晚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举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影视、图书、戏剧、文化遗产,中国文化以不同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美好中华。深入、持续、精准,中国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着和谐包容的价值观。
“首届创新中国文化节之社会创新论坛”10月14日在纽约时报大厦举办。纽约州众议院副议长费利克斯·奥里迪斯、保护国际基金会企业环境领导中心高级副总裁汉克·考利等来自美国政府、企业、非营利机构代表与中国相关机构负责人,围绕公益创新等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创新与合作进行深入研讨。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老外”,他们并不在中国出生,但汉语表达比许多国人还要流利,用词更加精准,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物理系二年级的学生康可就是其中一个。凭借流畅标准的汉语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康可获得了2015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比赛亚军。
正在罗马尼亚首都举行的第八届布加勒斯特戛纳电影节15日放映了中国影片《烽火芳菲》,这是本届电影节展映的唯一没有在欧洲各大电影节获奖的影片。
显示 8873 条中的 7701 到 77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