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全面加快推进,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钱袋子”开始“见底透光”。如何化解眼下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安徽阜阳颍东区迎难而上,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加强融资服务,畅通融资渠道,把金融“给养”精准输送到中小微企业的心坎上,帮助企业渡过眼下难关,恢复生产生机。
近年来,安徽泗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建设,自2016年6月正式启动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以来,先后成功获批安徽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和皖北地区首家县级公共保税仓,并率先在皖北地区建成智慧园区运营中心,闯出一条南北合作共建园区新路。
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的海南生态软件园,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彰显了活力和“韧劲”:一季度税收合计8.12亿元,同比增长34.88%;新增企业326家,入园企业累计5159家。税收的大幅逆势增长,为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
为高效推进园区重大项目开工、建成、投产,安徽郎溪经济开发区坚持“三个强化”,不断优化项目建设服务,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
淮北南部次中心是经省政府批准的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集中安置区,也是全省113个重大前期项目之一。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合肥高新区创新平台和高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国际一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
四月,繁花盛开,处处芳菲浸染。在工山镇乔村村芜湖江瀚农业有限公司的蓝莓基地内,漫山遍野的蓝莓树长势喜人。
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生态“高颜值”,经济发展“加速度”。
无为经济开发区切实把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全程无偿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不断营造、提升“四最”营商环境。
位于上海浦东的金桥综合保税区21日正式挂牌,实现了从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的重大跨越,为“而立之年”的浦东树立发展新载体,也为上海引来“开放活水”。
近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共成功帮助辖区内54家企业兑现政策扶持资金2282.1万元,为企业发展送上了一份“大礼包”,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优化了园区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居巢经开区高成长性科技创新型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逐年提升。据统计,2019年,居巢经开区高成长性科技创新型企业产值已占该区工业生产总值的15%以上。
四月的塞外仍春寒料峭,地处雁门关外的山西省朔州经济开发区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朔州经济开发区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的同时,还更新观念、抢抓时机,谋求经济转型发展。
为确保每个项目都能顺利开工、复工建设,安徽郎溪开发区成立项目推进专项组,定期召开专项工作调度会,按照“项目为王”工作理念,根据项目开工建设、主体完成、竣工验收、投产运营等重要时间节点,定时、定责、定质,盯靠项目全力推进。
近年来,安徽合肥高新区聚焦顶层设计、战略定位和产业支撑,通过多项措施加大对大健康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加快重大项目的引进,强化生物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促用地项目拿地即开工,推动企业集群集聚,有力促进了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经济开发区主动作为,加快智能制造,开展机器换人、生产线改造和自动化建设,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目前,该园区入驻科技型企业50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30家拥有独立研发中心。
鹤壁经开区借助本次线上招商“云平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方位展示鹤壁市和鹤壁经开区的文化风貌、特色产业和未来机遇。
近期,鄂尔多斯市委副秘书长张秀玲到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调研指导工作。达拉特旗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尚振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白文科陪同调研。
近年来,内蒙古达拉特经济开发区致力于打造集中集聚集约、节能环保安全、创新循环高效的工业产业生态圈,重点打造兖矿清洁能源化工、新奥煤基新材料、亿利氯碱化工、蒙泰铝产业、建能兴辉绿色建材等“工业产业生态圈”,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近日,达拉特清洁能源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投资总额达100亿元。
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将在持续强化安全生产“453”工作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和利用入园企业拥有的安全监管资源,引入国外高水平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强化“三个创新”,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特别是化工行业的安全监管水平,着力推动园区工业经济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显示 4521 条中的 1961 到 19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