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日前正式印发《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3年重大项目清单》,共纳入标志性重大项目248个、总投资3.25万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3395.3亿元。
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9日介绍,2022年,我国克服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对外投资平稳发展,稳中有进。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8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折合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0.9%)。
主题为“‘宁’聚香江 共创未来”的南京市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业扩大开放(港澳)推介会8日在香港举行。
中企通信及母公司中信国际电讯CPC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中资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满足当地合规要求以及数据安全等。
宝洁、松下、巴斯夫、施耐德、霍尼韦尔、可口可乐……年初以来,在对华增加投资的名单上,像这样的跨国公司还有很多,他们都带来了含金量更高的项目。签约台、洽谈室、生产线、建设工地,活跃着外商的身影。
安徽省副省长单向前表示,今年该省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瞄准欧洲和日本、韩国等重点地区,务实开展境外招商。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全面梳理外资招引重点领域和目标企业清单,精准开展形式多样的外资招引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眭国华7日表示,今年,广西将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过去一年,新疆经受住了多重因素冲击,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3.2%,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3中国(深圳)-日本(东京)经贸交流座谈会”日前在东京举行,日本企业代表围绕各自关注领域的政策细节、创新生态等积极发问,气氛热烈。来自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深圳南山区政府等有关部门的代表对日本企业关注的问题一一进行现场解答。
瑞士巴塞尔大区招商创新局亚洲区负责人安克·霍尔纳格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巴塞尔大区在生命科学和创新领域享誉全球,欢迎中国企业来此投资发展。
12月以来,中国多个省市组织政府商贸骨干、企业与机构代表组成的商务代表团赶赴欧洲开展经贸促进活动。受访欧洲企业表示,千百封邮件都“不如一见”,线下会面让人格外欣喜,中方伙伴带来的投资机遇和市场前景是企业不能错过的巨大商机。
12月17日,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主题为“法治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50余名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律师协会及仲裁协会的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加活动,交流分享对相关重大法律问题和热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乐天株式会社、日本通运株式会社……日前在日本东京举办的海南自贸港政策和投资机遇说明会,吸引了50多家日方机构和企业。
华电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燃煤电站(华电西港项目)2号机组16日顺利通过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柬埔寨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项目建成投产。
12月9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举行,涉及亚马逊、英特尔、马士基等投资主体在内的315个项目洽谈签约,涉及意向投资总额879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8日在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上说,国际社会已就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共识并正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国与东盟低碳投资合作空间广阔、恰逢其时。
近日,在沙特中资企业发布《中资企业在沙特阿拉伯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全面梳理和介绍了中资企业在沙特服务当地社会、安全生产、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本地就业等方面的积极实践。
由香港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与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合作共享发展机遇——香港工商界走进境外经贸合作区交流会”当日在港举行,吸引超过300名香港工商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24日说,近期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等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支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制造业。
记者23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五大未来产业集群,争取到2030年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显示 1198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