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中国各省份马不停蹄开始了经济“大比拼”。多地密集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开启基建“加速跑”模式,力争为兔年经济开好头,起好步。
2月5日,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获悉,截至2月3日,中国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4000亿立方米,达到4010亿立方米,为下游15个省区市和新疆南疆地区民生用气提供保障。
“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启动后,我们与文莱方组建文莱摩拉港有限公司,共同推动摩拉港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少波说。
2月5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多来,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2023年南京市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活动4日举行,中电建华东区域总部、一鲨科技总部项目等6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800亿元,为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复苏动能。
2月3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这标志着该高铁全线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距离线路今年开通运营更进一步。
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新工厂升级改造如火如荼,研发中心布局建设紧锣密鼓……春节假期刚刚结束,记者实地探访多家外资企业看到,“忙碌”和“信心”成为天津外企开年发展的关键词。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非洲一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之一。长期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克时艰,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合作日益密切,贸易规模稳步提升,展现出强大韧性。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23年,河北省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投资将安排1035亿元,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交通建设投资额创“十四五”以来年度新高。
3日,天津市滨海新区122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1208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18个。
欧盟驻肯尼亚大使亨丽埃塔·盖格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将支持肯尼亚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和无碳供应链等来实现绿色转型。
1月30日从常州市商务局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常州市新增对外投资项目54个,同比增长14.9%;中方协议投资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新增实际投资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4%。
2月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油田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两个导管架平台相继开钻,标志着中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开发项目按下“加速键”。
2月2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外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2023年外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我国吸收外资仍然有很多有利因素,总结一下,主要有四个方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文莱财政与经济部2月2日签署《升级版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谅解备忘录》,决定共同建设运营好文莱摩拉港,打造以冷链食品为基础的初级能源保税物流园区,开展绿色石油化工等跨境产业链合作。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到2027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基本形成,环渤海现代化港口群和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基本形成。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月2日介绍,今年1月,广西各地组织开展项目开竣工活动,共推动512个项目实现开竣工(其中开工323项,竣工189项),项目总投资2638.5亿元(人民币,下同)。
国新办2月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我国商务运行情况。据了解,我国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在2021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2022年吸收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首次超过1.2万亿元;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万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北京时间2月2日,巴基斯坦举办卡拉奇核电站3号机组(K-3)落成仪式。至此,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出口巴基斯坦的2台百万千瓦机组在建成投产后正式交付巴方。
迎着孟加拉湾的朝霞,孟加拉国单点系泊项目站场罐区施工经理张伟从营地赶到工地。工地上机械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人员忙得热火朝天。
显示 15665 条中的 1301 到 13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