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中国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1月18日在北京表示,今年及以后投资增长还存在较大潜力。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阿合作成果丰硕,捷报频传。
商务部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326.8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折合1891.3亿美元,同比增长8%。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14日在塞北部城市诺维萨德附近视察匈塞铁路诺维萨德至苏博蒂察边境段建设工地时说,匈塞铁路对于塞尔维亚北部地区发展、沿线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至关重要。
中国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日前举行竣工仪式。该项目是继非盟会议中心后中非合作的又一标志性项目,对于提升非洲疾病预防、监测和疫情应急反应速度意义重大。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永山2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1.7亿元,是云南省“8+3”新能源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目前全省投产的最大单体光伏发电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刘可1月17日介绍,广西交通有效投资规模再创新高,2022年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9%,其中公路水路投资规模预计排全国第3位、西部第2位。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实现实质性开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1月18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1月17日,记者从青海省发改委获悉,2022年该省统筹做好保材料供应、保物流畅通、保用工稳定、保政策助力、保防疫安全“五保”工作,200项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1173亿元,超计划17.3个百分点。该省经济在攻坚克难中顶压前行、稳中有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左右。
第二届滴水湖产业投资者大会1月17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举办。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今年将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设区的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今年在城市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以上。
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纳米比亚沃尔维斯湾至阿兰迪斯铁路修复升级项目17日全线贯通。
2022年,中国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突破57万亿元。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2022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
汇丰1月17日对外发布了面向海外企业进行的一项粤港澳大湾区商贸前景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海外企业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拓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业务,其中27%的企业表示将显著提升业务规模。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16日在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我国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水网,着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
1月16日,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9日,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输电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已累计向中国的华中地区输送“绿电”3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原煤13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20万吨。
1月16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第三期—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项目在青岛场地完成陆地建造开工。
中国服装协会1月16日披露, 2022年以来,中国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1-11月,中国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8.1%,增速比上半年放缓5.7个百分点。
加快推进“两国双园”建设,成为福建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发力点。在正于福州举行的福建省两会上,福建省省长赵龙表示,福建将加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产业对接,推动中印尼、中菲“两国双园”建设方案尽快获批。
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北京五年来累计利用外资超过750亿美元,首都开放型经济实现了逆势增长。今年北京市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显示 15608 条中的 1341 到 136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我的铁路风景”第二季活动优秀文化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