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日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2023年前11个月,到税务部门新办理税种认定、发票领用、申报纳税等涉税事项的经营主体达1515.1万户,同比增长25.4%,两年平均增长11.9%。
这个冬天,“冰城”哈尔滨火了,不仅在国内成为顶流,也引来国外媒体的密集关注。英国《每日邮报》说,哈尔滨拉高了“旅游业的服务门槛”。还有不少外国网友表示,想去这个“神奇又美丽”的地方看看!
安徽省政法机关制定出台一系列新举措,服务保障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建立起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的护航机制。
当前中国商事调解发展整体情况如何?如何进一步推进商事调解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1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2022-2023)》并回答相关问题。
记者1月4日从上海边检总站获悉,2023年,上海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17.2万余架(艘)次,出入境人员1960万余人次。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中方推进专利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全球治理相关举措时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和世界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和相关政策备受关注。1月2日至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福建晋江召开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新年首个工作日召开,在民营经济发轫地之一的福建,这次会议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信号。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成都发布微信公众号1月2日消息,《成都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近期将正式出台,开启营商环境6.0版政策体系建设。
日前,辽沈大地寒风刺骨,但生产一线却热气腾腾。记者走进正在抢生产、赶订单的多家制造企业,触摸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脉动。
记者2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获悉,今年元旦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517.9万人次,日均172.6万人次,较2023年元旦假期增长4.7倍,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城市兴。近年来,宁乡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以“六个聚焦”为统领,深入实施“六大青春工程”,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全方位优化青年发展环境,促进青年和城市成为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为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海南省内港口于1月1日起减半计收货物港务费。
记者从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元旦来临之际,中老铁路老挝段客流旺盛,2023年12月30日单日发送旅客12584人次,创历史新高。
作为科技、教育、人才实力雄厚的超大城市,天津正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以产业焕新促进经济提质,以城市更新加快有机循环,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奏响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协奏曲。
“上云上平台”“双跨型工业互联网”“链式转型”……这是记者近日在我国东中西部多地调研民营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状况中,听到企业负责人经常提到的新鲜词儿,折射出数字化转型的蓬勃之势。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会议重要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记者近期在调研民营经济时,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负责人讲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深刻:“民营企业需要扶持政策,更需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改革。”
记者近期在浙江、上海、山东、北京、重庆等地调研发现,自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各地通过做减法,全面清理各类针对民企的准入壁垒;通过做除法,破除妨碍民企公平竞争的深层次制度障碍。
年终岁末,我国多地传来高铁开通喜讯,为高铁沿线群众送上了享受便捷生活、共享发展成果的“大礼包”。
记者2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今年前11个月,全国新设经营主体3020.4万户,同比增长10.5%。其中,新设企业916.9万户,增长14.6%;新设个体工商户2092.7万户,增长8.9%。
显示 19867 条中的 301 到 3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