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国际交流会”23日在广州南沙举行。活动现场,广州南沙营商环境国际交流促进中心(下称“促进中心”)揭牌成立,首批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成员和观察员获颁聘书,标志着促进中心正式全面运作。
广州港集团23日称,近年来,广州港穿梭巴士发挥连接南沙港区与珠三角各个中小码头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推出“湾区一港通”模式、同船运输模式,提高物流时效和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021年广州日资企业投资营商环境交流活动23日举行,其间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日本在广州新设投资企业24家,增长50%。
陶世祥表示,江北区作为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将紧抓绿色金融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金融资源聚集优势,努力在重庆建设西部国际金融中心、创建“长江经济带(重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过程中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印度工商联合会(Assocham)24日呼吁,印度央行应尽可能延长宽松货币的实施时间,以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
近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经信局积极向企业宣传推行绿色制造,普及工业企业领域的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的知识。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和供应链问题影响,德国11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97.7点降至96.5点,为连续第五个月环比下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4日公布的11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美国通货膨胀形势感到担忧,称如果物价持续上涨,美联储愿意提高联邦基金利率水平。
随着美国疫情趋于缓解和年底销售旺季的到来,以及美国国会近期通过约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美国经济增长有望在第四季度反弹至4%-5%的水平。
东盟人士表示,30年来,中国与东盟合作步履铿锵,双方关系不断提质升级、走深走实,期待未来双方携手并肩,助力经贸关系更上层楼。
记者24日从长沙市政府办公厅获悉,长沙市近日出台22条惠企支持政策,从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疏通供应链条断点堵点等方面发力,为企业纾困解难。
在2021中新峰会“全球经济变局: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机遇与挑战”分论坛上,伟高达创投亚洲区副董事长季淳钧表示,创投业希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并肩作战,共创互联互通新格局。
在2021中新金融峰会“全球经济变局: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机遇与挑战”分论坛上,海南大学、广西大学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发布《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基于结构的切入与体系的对接》
分析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制约下,印度央行或在下月初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将货币政策立场由宽松进一步调整为中立。而针对印度央行何时加息一事,印度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大多预测,最早或在明年2月。
新西兰储备银行(央行)2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75%,以进一步遏制通胀。这是它10月以来第二次加息,此举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围绕外贸进出口“稳增长、促转型”目标任务,跨境贸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2021中新金融峰会绿色金融助推全球经济绿色复苏分论坛于11月24日上午在重庆江北区举行。重庆市副市长陆克华在致辞中表示,重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不断强化绿色金融的支撑、保障功能。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秘书处近日发布的《中国税收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16-2020)》显示,近年来,中国税务部门全面落实中国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2016-2020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过7.6万亿元,减税降费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新加坡贸工部24日发布公告称,预计该国2021年全年经济增长约7%,2022年经济将增长3%-5%。
市场研究机构埃信华迈公司23日公布的月度调查结果显示,德国11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上月终值52.0升至52.8。
显示 19974 条中的 4141 到 4160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