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投资中国年”(走进东盟)暨中马“两国双园”马中关丹产业园10周年庆典活动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首府关丹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促成17个签约及合作项目,金额共计392.3亿元人民币。马中关丹产业园(MCKIP)升级扩园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促进“两国双园”联动升级,为中马国际产能合作注入新动力。
广西的糖料蔗产量连续多年占我国总产量的六成以上。在有着“中国糖都”之称的广西崇左,约有蔗农120万人,仅甘蔗种植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8400元以上,2021/2022年榨季,蔗农种蔗收入超过100亿元。
位于巴西首都联邦区巴西利亚城北的Biotic科技园,高度依赖智力资源、突出强调环境优势,是一个以高等教育机构和行业智库为“主脑”、以生物和信息通信企业为“主体”、以国计民生行业、政务和行政服务市场为“主场”的新型产业园区,承担着撬动“巴西心脏革命”的重任。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印尼的重点项目之一,中国印尼综合产业园青山园区位于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县,经过9年发展,中国青山控股集团(青山)在印尼的两个园区落户了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对印尼当地发展贡献也越来越大,不断书写着中印尼互利共赢合作的新篇章。 实现多方共赢
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两年来,中新广州知识城锚定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预计达产产值约5762亿元。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国家级合作平台、中新合作的标志性项目,知识城正在不断吸引高端产业和人才汇聚于此。
波兰和匈牙利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重要门户。近年来,在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和扎霍尼的见证下,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重要载体,始终维护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也铸就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
随着中国扩大开放,中国技术也逐渐走出国门,为东盟国家种植业者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其技术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在著名的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的发源地彭亨州劳勿,由阿里云和马来西亚历佳德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榴莲云平台”便是其中之一。依托这一平台,当地榴莲园实现了技术升级。
德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2021中德经济合作论坛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推介会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两地合作交流继续向纵深推进。作为对德合作的地方实践,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在进行文化、教育、产业交流的同时,聚焦“科技+制造”,多措并举打造长三角德资企业集聚新高地、中德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示范区。
港口迎来首单船舶加油作业,上半年货运量同比增幅超180%,港内园区最大投资项目动土……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中斯合营的汉班托塔港各项业务稳步推进。
疫情暴发以来,泰中罗勇工业园吸引了近30家企业入园,其中近半数是通过“云招商”方式入园的,“云招商”也已成为该园区的一大亮点,助力中国企业在疫情下顺利出海。
中国企业在海外建设园区又有新项目落地。记者从总部位于上海的临港集团获悉,临港海外泽布鲁日现代产业园在6月30日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开工建设。该园区将发力跨境电商、物流贸易等业务,亚马逊欧洲总仓将落户这一园区。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实施的首个产业园区项目,巴基斯坦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日前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该园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调研了解到,招商工作也已同步开展起来。
当前,中老双方正合作把赛色塔开发区打造成低碳示范区。据老中联投总经理王玮琨介绍,赛色塔低碳示范区项目正在向前推进。老中联投保持与中老两国环境部的密切对接,完成援助项目后续相关事宜,确保援助物资顺利运输、移交至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在2021年实现“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正式挂牌。
2016年底启动建设的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济贸易合作区是国家商务部批准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深圳市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发建设以来,深越合作区克服困难,已完成园区各项配套工程,引进31家制造企业入驻,着力打造“一站式”投资服务,正在成为中越产能合作、中企投资越南的重要平台。
经过12年的建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已成为埃及综合环境最优、投资密度最大、单位产出最高的工业园区。特别是2016年1月21日中埃两国领导人共同为合作区二期揭牌5年来,园区功能不断拓展,吸引力持续增强,入驻企业数量、缴纳税费额度、带动就业人口等数字不断刷新,助力埃及经济发展。
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和巴基斯坦将产能合作视为两国合作的重点领域。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从中巴经济走廊拉沙卡伊特别经济区到上汽集团巴基斯坦MG汽车工厂,一个个项目的稳步推进正持续将中巴产能合作引向深入。
中德(沈阳)高端装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郭忠孝表示,力争到2025年,中德园实现经济总量再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全口径税收达到200亿元,德国及欧盟企业达到园区内企业总量的50%以上,全力打造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战略合作试验区。
中国比利时科技园(CBTC)项目源于湖北省与比利时瓦隆州的科技合作。据中比科技园董事长张敏容介绍,作为中国在欧洲建设的科技型境外园区,该园区致力于搭建中欧高技术行业双向绿色通道。
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是我国在欧洲建设的首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首个国家级境外商贸物流型经贸合作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该园区积极作为,组织或协办了多场线上商务活动,开通了中欧班列抗疫专列,努力做好跨境商贸物流业务。
中白工业园是我国在海外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经贸合作区。在中白两国的大力推动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已完成一期8.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全面招商引资能力并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园区的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显示 74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