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局势日益紧张,两个大国还在亚太地区进行了更大规模军事部署,尽管全面的军事冲突仍然不太可能发生,但无意的碰撞或对即将采取行动的误解信号可能会引发一场危机.
随着美国在亚洲影响力逐渐减弱,其盟友和对手都在争相定义新的亚洲秩序。日本已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签署防务协议,而韩国则就加入四方防御机制发出了积极声音。同样重要的是最近结束的韩国总统选举。韩国新总统表示,希望与美国密切合作,并结束韩国与日本的不和。这些变化反映了新的亚洲秩序。
就职16个多月后,美国总统拜登在其任期内首次踏上亚洲土地。在为期四天的访问期间,他还发起一系列外交倡议:与韩国和日本等盟国举行双边峰会,举行四国领导人峰会,并启动备受期待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
上届美国政府遗留了很多问题,但拜登政府对拉丁美洲和中美洲国家的担忧加剧这些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有可能成为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审议工作取得成功结果的障碍。特别是,拜登决定把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排除在首脑会议之外,这引发其他拉美和中美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许多太平洋岛国不希望再次进入大国竞争时代。正如所罗门群岛反对党领袖马修·威尔所说,“我们不想成为被大象践踏的草地”。但他们真正想要的,也是中国目前似乎更擅长提供的——持续参与和能力建设。
强硬的言行无法阻止中国崛起。通过对话解决美中之间的分歧,是唯一明智的选择。
日本很可能会以更务实的方式扩大其在非洲的承诺。日本应继续推进以质量而非数量为基础的平衡发展援助,培养人才以利用商业机会,并扩大与欧盟、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等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合作。
2012年美国两项知识产权法案夭折带给人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只有政府有能力制定并执行法律法规,遏制大型科技企业,监管数字经济。且政府需以可接受民主问责的方式严格对待互联网经济、社会及环境问题。
拜杜法案(Bayh-Dole Act),被广泛认为是对美国创新发明最重要的立法。随着美国作为领先创新者的角色面临新的挑战,拜杜法案的两党遗产及其在创造新激励措施以刺激创新和创业方面的卓越作用,成为美国创新体系更新的重要经验。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已经成为一项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竞争力和创新领导力的重要技术。在全球政经格局变化的今天,加拿大及其西方盟友需要新的规划和战略与中国竞争,并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中立足。
澳英美联盟建立在各国为应对该地区挑战越来越倾向于“微边”集团而非现有多边论坛的基础上。它为印太地区的安全架构增补一层。在安全形势迅速而剧烈变化的推动下,微边组织在应对挑战和组织集体行动方面娴熟且灵活。成员人数较少有助于更有力地建立共识。
韩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为美国提供机会,鼓励日韩关系进一步改善。
民调机构欧洲晴雨表最新报告(2021-2022)概述了欧洲公民对欧盟机构运作的看法。具体来说,调查表询问参与者对欧盟机构的信任程度,结果表明欧盟成员国公民表现出的信任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即将正式担任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之际,印度必须认识到并应对可能面临的核心挑战。在制定议程时,印度需要考虑几个方面:如何推进过去历届主席国所做的工作?应该优先处理哪些问题?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己的议程?
专家们指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安排,其与西方集团的根本不同之处是,这里没有一个把自己的条件强加于人的主导国家。
本月是东盟成立55年以来,其领导人首次获邀前往白宫。因此,5月12日和13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可以被称为一个历史性事件。它给了美国总统拜登满足客人们对经济和投资期望的机会——这些期望是在去年10月的东亚峰会上产生的,当时拜登特别强调了为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建立一个地区经济框架的必要性。
马克龙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大胆地重新审视法国对非洲的政策,但在马里和整个萨赫勒地区,法国未能有效处理圣战恐怖主义问题。过去几年,萨赫勒地区,特别是马里的圣战恐怖主义问题,对法国的对非政策构成重大挑战。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成功的表现之一是中国和德国经济共同增长。30年后,两国关系日益紧张。尽管两国经济联系密切,但两国在其在印太地区的角色方面存在分歧。作者评估了中德关系当前出现裂痕的原因、德国与印太国家接触的加强以及中德关系的走向。
在美洲峰会即将召开前不久,华盛顿宣布放松对委内瑞拉和古巴的制裁。是什么原因让美国总统拜登作出这个遭到一些美国人严厉批评的决定?
随着美国“调整”其在该地区的姿态,以及该地区国家和包括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外部大国变得更加自信,一个多极的中东正在出现。
显示 5144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