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古代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和交汇点,在沟通东西方贸易过程中,伊朗人起着“中间人”作用。据记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被委以重任出使西域的张骞派其副使访问了当时被汉朝称作安息的伊朗,安息王以2万骑兵列队迎候的隆重礼仪接待这位汉朝使者。此后历经东汉至唐朝的不断开拓,形成了从大唐之都长安出发,西出阳关,通过河西走廊,经过伊朗直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丝绸之路。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东与中国新疆接壤,边境线长度430公里,首都杜尚别,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一个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塔吉克斯坦是个天然有利于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国家,它更适合以松散的区域组合来维持国内和平。在这种国家推行强力的总统制以促进中央集权,很可能引发地方势力的强烈反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得到俄罗斯支持的拉赫蒙为了权力交接,已经开始着手清洗根据民族和解协议分享权力的反对派,塔吉克斯坦在未来存在较大的变数。
2014年12月,中埃两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两国关系进入了全面战略合作的新阶段。2013年,中埃两国贸易额首超100亿美元,中国成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埃及本国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其整体经济实力在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世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埃及扼有苏伊士运河的航运要道,并地跨亚洲和非洲,其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中,埃及将是重要的环节。
最近,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了毛里求斯、塞舌耳、斯里兰卡等几个印度洋岛国。这次访问恰好发生在斯里兰卡新政府宣布暂停中国在斯投资的总额达14亿美元的港湾工程之后,许多海外媒体认为莫迪出访这几个国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抗衡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
“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方案正式出炉,意味着这一战略构想将步入全面务实的发展新阶段。为实现该战略,构建跨区域的协调保障机制迫在眉睫。
本轮伊朗大选,改革派似乎大获全胜,但其并非一方独大,实用主义者势力渐增。新一轮议会和专家委员会选举结果表明,伊朗实行改革前景黯淡。许多所谓“希望名单”中所列议员都属保守派,无意推行社会或政治改革。改革派与保守派联手,仅出于其对强硬派的共同厌恶。
《美国最好切断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加图研究所研究员Emma Ashford4月22日发布。文章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21日与沙特阿拉伯以及其它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许多人心中的大问题是,此峰会是否能够成功的修复已经受损的双边关系。
《欧亚大陆再连接之土耳其》,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Unal Cevikoz4月30日发布。本文全方位审视了土耳其在南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国家利益,并且对未来数年土耳其在这一地区参与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分析。
尼印两国关系遇冷,责任并不全在印方,且此问题并不是项罪责,而是印度必须承担的后果。尼印两国毗邻而立,但国土规模悬殊,尼泊尔一直为印度实力所惧。因此,印度有责任修好两国关系。
杜特尔特将成为改变菲中关系游戏规则的人。在其竞选活动中,杜特尔特已表明其愿意通过双边协商与中国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态度。尽管明知菲律宾群众普遍对中国近来在南海的动作表示不满,杜特尔特仍表明了这一并不受欢迎的立场。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专家ASHISH KUMAR SEN在《欧洲正面临着一场“压力测试”》一文中表示,英国驻美国大使Kim Darroch5月25日在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表示,欧洲面临着一场压力测试,压力来自于“好战”的俄罗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移民的历史性涌入,失业率高企,欧盟机构信任度处于低位。
《若英国退欧,伦敦将失去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由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访问研究员Nicolas Véron于6月1日发布。文章认为,英国一旦在6月23日选择退欧,将引发多种可能的情景。其中一个是,伦敦将失去其作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享有的一些业务。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五月的最后一周中访问了越南和日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他对该地区“告别式访问的一部分”。
莫迪此次访美建立在瓦杰帕伊和辛格两位前总理的政治遗产之上,并帮助美印关系克服了“历史犹豫”。此次出访强调了印美两国在多数问题上是相行不悖的,也反映出双方在很多方面上仍不一致。印美两国成为盟友仍任重道远。
驻沙特的海湾地区事务分析师Cinzia Miotto和海湾国家分析咨询公司(Gulf State Analytics)首席执行官Giorgio Cafiero在《日本与卡塔尔两国关系展望》一文中说,卡塔尔和日本尽管位于亚洲大陆相对的两边,但因务实主义和重要国家利益一直保持深厚关系。作为资源匮乏的国家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渴望外国能源。
中国和中资企业在进行走廊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当地的宣传,积极与各方势力对话,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使项目的实施能够实实在在惠及当地人,尽可能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及文化价值观不同造成的风险。
欧洲国家普遍较小,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内部制度缺陷和外部安全挑战等多重阻力,人口结构的演变趋势也带来很大困扰。与此同时,世界上的战略竞争逐渐进化到更大规模的基于经济体量的竞争。现代化更依赖庞大的人口与市场规模。如果用大历史的眼光来预测,欧盟作为世界一极仍将是不可忽视的伙伴力量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恐难逃避走向相对衰弱的命运。
英国退欧的复杂性将在未来数月中显现。届时,澳大利亚新任政府将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两难境地。英国退欧将消耗欧洲和英国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澳方或会发现其地位下降。但英欧双方都将需要新的朋友。退欧支持者需要欧洲的替代者,而澳大利亚出现在他们眼前,也许届时澳英关系将就如旧时那般。
正是认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才使得美国领导的这场战争合乎情理。齐尔考特报告出现在英国的信任体系处于历史低点之时。信任崩塌可以追溯到布莱尔决定支持小布什的那一刻起。这又引出了另一问题:澳大利亚的责任在哪?
亚欧分别是实现“一带一路”构想的两大动力引擎,“一带一路”共建为亚欧合作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是亚欧会议重新焕发活力的重大机遇。
显示 5217 条中的 5101 到 5120 条结果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探访肯尼亚菌草种植园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