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东盟仍然是东南亚关键区域组织,但它有时也难以应对一系列次区域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湄公河问题。湄公河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河流之一,是东盟今天面临更广泛问题的核心。
在新冠病毒开始在欧洲传播一年半后,健康危机已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这场大流行正在彻底改变个人行为、集体观点和意识形态。欧洲社会似乎正因为大流行带来的疫苗接种矛盾而悄然破裂。
美国拜登政府已将加强美国的联盟和伙伴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要素。但一些分析人士和政策制定者对这些安全关系相关的成本和风险表示担忧,认为它们会导致美国将其伙伴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激励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鲁莽行动,从而更有可能引发冲突,并冒着将美国拖入冲突的风险,以保护其恪守承诺的声誉。
近日,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中国和东盟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SP)。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缔结是否能为中国与东盟带来新的合作内容,双方是否以同一眼光看待这种关系?本文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中国与东盟对这一关系的看法。
尽管对缅甸具有影响力,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地区主要大国依然在保持观望,更多地以观察员的身份在缅甸危机中发挥作用。这些国家中的一些国家针对缅甸政变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甚至发起制裁,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方表现出足够自信来打破现状。
向绿色能源转型无疑会让世界更健康,但也会让世界更安全吗?随着世界从化石燃料转型,对全球地缘政治和国际体系的稳定会有什么后果?答案取决于生产、加工和获取关键矿物的自由和廉价程度。
西方的问题是,它总是一厢情愿地看待中国。如果后世的历史学家回首西方的这种“中国应当同西方一样”的自负,一定会惊讶不已:像美国这样只有约250年历史的国家,怎么会认为自己能改变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为什么人口加起来也不敌中国的美国和欧洲,却想指挥14亿中国人选择何种体制?
美中双方需搭建桥梁,而非摧毁桥梁。相互理解会促成互信,合作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久而久之,这些可能性可能变得无穷无尽。
本文详细说明加拿大边境管理政策需要调整的4个领域,以维持加拿大人未来安全:边境管理在保障卫生安全、防范流行病方面的作用,气候变化对加拿大边境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新技术在边境管理方面带来的机会和问题,以及重新思考加拿大边境安全的必要性,以应对非传统威胁的出现,并反映当今地缘政治环境。
在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新非洲战略公布一年半后,欧非两大洲之间的新伙伴关系仍不确定。新冠肺炎疫情对非洲25年来的首次经济衰退以及贫困和债务急剧增加的影响为欧非议程带来了新的挑战,突出了前进道路上需要解决的新差距。
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称,如果欧盟延长制裁期限,将中断通过亚马尔-欧洲跨国天然气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11月17日,在开始计划外维护后,白俄罗斯暂时限制了通过Druzhba管道向波兰供应石油。这些行动旨在阻止欧盟因边境难民危机而对白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
自20世纪60年代非洲独立浪潮以来,中国和非洲的关系一直很牢固。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非之间的关系已显著扩大,并受到以中非“双赢”伙伴关系为中心相关讨论的推动。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对非政策的政治和外交工具。
近日举行的中俄印外长第十八次会晤发表联合公报。作为内容之一,三国提出支持和加强东盟中心地位及东盟主导机制在区域框架中的作用,并特别提及东盟参与大欧亚伙伴关系建设的倡议。这是以往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没有涉及的新内容。
美国发起的所谓“民主峰会”将于近期以视频形式举行。这一活动不仅将给国际社会制造“分裂感”,同全世界急需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的氛围格格不入,而且还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风险。
俄罗斯将中亚视为其势力范围,并试图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五个后苏联国家留在其地缘政治轨道上。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正在下降,在不同的政策领域和地理区域以不同的速度下降。这种变化取决于莫斯科的优先事项、俄罗斯和其他参与者的参与度和能力以及中亚国内问题等因素。
加拿大第44届联邦众议院选举初步结果显示,现任总理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在总共338个议席中获得158席,保持第一大党地位,但依然没能拿到其渴望的过半数议席。特鲁多不顾新冠疫情提前举行选举,结果未能达到目的,未来执政将面临多重困难。
本文研究重点是俄罗斯北极关键海洋区域未来的演变和发展。在这个最可能将成为世界重要海洋走廊之一的地区,本文特别考虑俄罗斯可能在北极发起什么经济项目,以及俄罗斯将寻求控制该地区的哪些方面。本文突显出哪些因素可能构成该地区进一步发展的轮廓。
到目前为止,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已经变得非常熟悉:短缺、通货膨胀、工厂关闭、在港口等待卸货的货物。所有这些影响都足够严重,但另一个更隐蔽的问题隐藏在表面之下:供应链中断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供应链中断会导致整体经济中断和主要商品短缺,而这反过来又会导致激进的国家行为和国际不稳定。
欧盟及其成员国对澳英美联盟的反应各不相同。虽然一些国家对法国表示声援,但一些国家对其愤怒的反应持批评态度,认为巴黎正将自己的偏好投射到欧盟舞台上。
长期以来,中东给人的主要印象似乎都是“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总体紧张,局部缓和”向来是中东局势主流。但最近,中东地缘格局正显露一种新趋势,尽管各种地区热点问题仍不时爆发,但总的来说中东大仗已愈发打不起来,“冷和平”架构正成为中东“新常态”。
显示 5191 条中的 661 到 68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