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上周举办的所谓“民主峰会”,原本应当让亲西方的国家在同莫斯科和北京的地缘政治竞争中聚集到美国周围。但是,峰会没取得多少成果,甚至适得其反。
在吸引人才、半导体和双边贸易等几个重要领域,从特朗普到拜登,被支持者称为“强硬”的美国政策都事与愿违。
过去在国际政治问题中经常寻求将外交政策中的安全和经济目标分开,但这在现在已站不住脚。所有大国都越来越多地利用国际经济——“地缘经济”——工具来实现各种外交政策目标,反之亦然。世界已向更加以权力为基础的秩序转变。国际经济手段和协议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实现各种外交政策目标。
高科技也象征着高级政治。如今,数字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地缘政治的头等大事,第二波数字创新更是如此。数字创新更具系统性,影响范围更广,将决定未来经济和技术优势,以及各自的安全环境。本文研究技术转型,并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研究世界不同地区采用的战略,并评估转型的地缘政治影响。
潜艇和贸易都带来安全,但贸易带来的安全会持续更长时间。这一对比凸显了华盛顿在印太地区的短期博弈与北京展开的长期博弈之间的差异。美国正押注于澳英美安全协议,主要内容是承诺向澳大利亚交付潜艇。中国正押注于利用贸易来争取邻国的支持,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这个亚洲地区最成功集团的成员国。
苏联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拉丁美洲撤离,与其30年前在该地区的迅速崛起一样突然。然而,国际关系很少是线性的。世界大国暂时减少在一个地区的足迹,后来又卷土重来,这并不罕见。俄罗斯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对欧盟的定位是将欧盟视为多极化世界中重要的一极,以及制衡美国单极霸权的潜在力量。因此,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联合欧洲制约霸权国家的行为,实际上成为指导中国对欧战略的重要原则。
10月21日,白宫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气候变化的官方文件,证实了美国的首要任务之一是限制气候变化对其国家安全的危害和风险。
最近几个月,美国一直寻求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拜登参加美国-东盟线上峰会以及国防部长和副总统对该地区的访问都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希望加强其在印太地区的地位,限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鉴于在印太地区的中心地位,东盟将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技术正占据强权政治的中心舞台。特别是,提炼和利用数据的能力与全球权力分配的转变越来越相关。本文重点介绍了与更多地方国家安全背景有关的精选战略层面的全球现象和例子。特别关注以数据为中心的兴起,以及芬兰作为一个小角色,为此采取的初步措施。
9月28日,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这是中国在极地地区存在感日益增长的最新例证。本政策简报重点介绍了中国参与北极活动背后的主要利益,以及为确保这些利益而选择的战略途径。
作者回顾了有关中国大战略、对机构的运用以及对亚洲的重视的文献。借鉴政策专家的意见,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如何利用机构在对其有利害关系的亚洲国家实施大战略。案例研究表明,中国主要使用基于机构的战略来实现与朝鲜和韩国的更大程度的经济融合。
美俄和美中对抗的稳定性十分令人担忧。虽然某些背景因素,如战略的相互脆弱性,仍将是冲突的缓冲地带,但许多不稳定的警告信号清晰可见,未来似乎可能更加动荡。本报告为美国政府和美国陆军提供了管理这个充满挑战的新竞争时代的建议。
2021年10月4日,岸田文雄被推选为日本新首相。这位新首相必须带领日本应对国内外的一系列挑战,其中许多挑战与外交政策有关。本文评估了日本近期的外交政策轨迹,并分析了岸田文雄可能采取的外交措施,以及这些对东南亚的影响。
近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肯尼亚、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进行访问。布林肯非洲之行有助于确保美国与非洲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不迫使非洲领导人选边站并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创造竞争局面符合美国的利益。通过这样做,美国将促进它与中国及其它参与者在非洲的良性竞争,进而激发它在非洲的创造性参与。
由德国社民党领导的三党联合政府将于8日宣誓就职。而作为德国准外长的贝尔伯克近期接连放话,要把人权放在德国外交的中心位置,并称在与中国和俄罗斯打交道时会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她还呼吁欧盟27个成员国要对华采取一致政策。
为促进跨大西洋的讨论,本文详细介绍美国和欧洲过去5年中开发的所有自主政策工具。在这些工具中,本文确定了具有高度交叉潜力的政策领域,欧盟美国贸易和技术理事会尚未给予这些领域最优先考虑。对于每一个问题,本文描述了欧盟和美国迄今为止的做法,提出了加强跨大西洋协调的理由,概述了可能的具体措施。
美国总统的受欢迎程度似乎不受他成功通过法案的影响,即使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公众高度支持的措施也是如此。今天,美国民主的艰难真相是,无论拜登的立法是否适用于普通美国人,它都可能对这些美国人如何评价他的领导力几乎没有影响。党派叙事越来越被锁定,美国比其近期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加两极分化。
虽然印度人和中国人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但在内心深处,他们或有着比通常承认的更多的共同理解和共同语言。鉴于此,印度不太可能很快对印太概念产生任何新的热情。中印关系很可能最终被证明是一种竞争激烈且不稳定的关系。如果两国在未来几十年继续发展经济和影响力,它们很可能成为下个世纪的主导力量。
12月6日,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被军方以“煽动罪”和“违反防疫规定”判刑4年。对于这一判决,缅甸的一些少数民族或表示欢迎。然而,昂山素季深受缅族人喜爱。因此,该判决可能会在缅甸激起对军政府的更强烈抵抗。军政府的将军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不仅没有阻止抵抗,反而是火上浇油。
显示 5191 条中的 641 到 66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