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转向东方”战略已经进行了大约10年。本文分析了莫斯科“转向东方”的雄心,评估了其进展及“印太”概念对俄罗斯战略的影响。
西方战略家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在中东的历史性失败。在西方智库看来,从阿富汗撤军是暂时的。如果恐怖主义在那里重新站稳脚跟,美国总统会将北约派回该地区。西方不明白的是,从阿富汗撤军后,北约正面临着历史性的结局。
缅甸的政治僵局和愈演愈烈的内战都表明,自军事政变以来几个月里,美国目前对缅甸的政策一直不起作用。美国推动缅甸“恢复民主”和结束暴力的努力几乎没有取得进展。拜登政府和国会是时候重新审视美国对缅甸的政策,并制定符合缅甸当前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战略。
当人们探究数字资产可行性时,列举了广泛采用数字资产的一些优点和缺点。这些数字资产包括加密货币、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等。虽然肯定有一些人担心这种技术会产生集中式分类账本,或导致非法交易产生的“黑钱”被隐藏起来,但支持使用这种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有可能扩大金融包容性。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科技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商业和主流服务。金融稳定委员会将金融科技定义为金融服务中通过技术实现的创新,可产生新商业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并对金融市场、机构和金融服务产生相关实质性影响。
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宏观经济稳定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去40年中,社会经济结构快速变化,财政政策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全球治理的每一方都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建设性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随着全球挑战的增加,加强全球治理、加快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
2021年9月15日是亚伯拉罕协议签署一周年纪念日,该协议使以色列、阿联酋和巴林之间的关系正常化。然而,迄今为止,只有摩洛哥和苏丹效仿并与以色列签署了正常化协议。
华盛顿正寻求在印太地区建立一个紧密联系的安全网络。这些措施包括可能扩大“五眼联盟”,即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情报共享安排。印度尤其引人关注,因为它是建议扩大情报共享的国家中唯一没有与美国签订过联盟条约的国家。在与中国的边境紧张关系加剧后,新德里的分析人士开始对扩大提议感兴趣。
金砖国家机制既保持了正常运转,又给成员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它让那些对中国崛起保持警惕的成员国能维持另一条与中国合作的畅通道路。
美国希望AUKUS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凭借中国几千年来的耐心和经验,再加上俄罗斯的智慧和勇气,这两个大国永远都不会被打败。
本文讨论了欧盟与美国在贸易、数字和气候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合作的主要挑战和机遇。此外,关于如何推进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针对欧盟-美国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或欧盟与美国的总体合作,本文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美国外交政策,看上去就像一头被困在当代历史车灯下的动物一样迷失方向,飞速奔驰的历史车轮不会为任何人或任何事情慢下来。
想通过外部压力使中国体制符合美国模式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切断双边关系不会改变中国可观的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而只会削弱美国在一些领域内本可加以利用的优势。
如果法国和英国想要在印太地区发挥作用,必须现实地与之接触。作为该地区两个主要欧洲大国,它们相互合作,也可以为其他欧洲国家提供一条为亚洲安全作出贡献的途径。
虽然阿联酋的目标是成为国际外交调解领域的关键参与者,但阿联酋对非洲大陆的影响并不总是很明显。由于与也门脱离接触,阿联酋最近在非洲之角的军事雄心有所减弱,加上该国希望加强其外交声誉,这或改变其区域政策的范围。
澳英美联盟协议让澳大利亚重回英语文化圈(即大西洋世界),而以同样笨拙的姿态强硬地背弃了其所在的地理区域——亚洲。
在宣布要“站起来”对抗中国的四年后,澳大利亚正在努力应对政策和氛围的急剧转变所带来的经济与政治后果。这种转变导致澳大利亚与北京的关系陷入了几十年来的最低谷。
尽管联合国努力解决冲突,但其许多成员仍热衷于将其用作讨论未来风险的平台。该组织在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起起落落,但并非完全无关紧要。从紧急人道主义危机到应对长期挑战的举措,本简报列出了安全理事会和秘书长可以采取措施缓解冲突的十个领域。
基于若干历史和政治因素,关于阿富汗战争后华盛顿将放弃对外军事干预的假设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支柱之一是使用武力在国内外捍卫国家利益。几个世纪以来,情况一直如此,而且不太可能改变。
显示 5193 条中的 801 到 820 条结果
新华全媒+|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幕
哈萨克斯坦“粉湖”湖区再度开放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