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2日签署了为俄罗斯安全政策提供指针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该文件是俄罗斯国家安全领域最高战略规划,自2015年以来首次更新,旨在保护俄罗斯国家利益、明确国家战略优先方向及保障国家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政策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把其所谓的“多边主义”挂在嘴边,四处游说、拉帮结派,企图“以实力地位”施压中国就范。近日,正在印度和科威特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度大谈“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在科威特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也不忘强调对以多边方式更广泛地处理全球卫生安全问题的支持。
过去四年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对美国普通百姓、对美中关系而言是一场灾难。它往往基于谬见而非事实。
2021年是乌克兰独立30周年,也是中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7月13日,两国领导人首次正式通话,就共建“一带一路”并加强在基础设施、中欧班列、农业、人文等领域合作达成一致。稍早前的6月,中乌签署了关于深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协定;乌克兰撤销联署加拿大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起的反华共同发言。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7月27日至28日展开了印度之行。这是他作为国务卿首次访问印度,同时也是2021年年初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第三位美高官访印。前两位分别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3月访印)和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4月访印)。
近年来,欧盟对华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因素和少数成员国的利益。然而,内外部政治紧张局势以及中国作为经济竞争对手的崛起,促使欧盟重新评估其对该国的态度。中美之间的竞争使欧盟与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尽管拜登政府表示热衷于与盟友共同“对抗”中国,但欧盟对此表现出的意愿有限。
非洲人对他们和他们孩子的生活有什么期望?他们如何看待未来以及他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塑造它?公民愿意投资哪些资产来实现他们的集体抱负,政府和发展参与者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些资产?本政策简报利用非洲晴雨表调查数据描绘了人们对未来10年的愿望以及他们为实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意愿。
“四方”(QUAD)战略集团仍然是美国印太战略的工具。这一战略的目标是“维持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主导地位”。为此,华盛顿在亚洲大陆和印度洋地区需要一个可信的民主伙伴。考虑到这一点,美国愿意加速印度的崛起。当然,新德里可能有不同观点,并不致力于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对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中军方成员的个人和教育背景、职业轨迹、人口特征、经济角色、经济利益和从属关系,以及他们参与政变的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本文认为,应尽可能彻底地了解军政府的组成及其领导成员的共同经历,作为研究该政府未来可能的内部动态的参考。
19世纪英法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关系或能成为缓和美中关系的办法。合作对抗或许也能充当美中关系的基础。眼下存在一些明显的引爆点让双方相互提防。英法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战争后能够做到这一点,这给人带来了希望,相信美中两国也能做到。
7月19日,美国纠集盟友联合指责中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网络攻击。一个月之前,美国政府上下断言俄罗斯黑客是美国遭遇网络攻击的最大来源,怎么突然就将矛头对准了中国?说到底,这无非是美国今天有理无理都要“揪着中国不放”、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和威胁的惯用伎俩。
美国将减少它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对于拜登而言,现在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中国,而不是中东或俄罗斯。这也是此届美国政府对中东缺乏兴趣的原因,也是拜登迄今为止没有表现出愿意回归奥巴马时期政策以及介入巴以冲突的原因。
2021年6月举行的美俄峰会带来的问题多于答案。尽管如此,峰会还是让人们对美俄双边关系以及两国对彼此的看法有了一些宝贵的见解。
虽然波斯湾在中东的地位只会增加,但欧盟对该次区域的政策仍然是被动的。因此,欧盟缺乏直接影响其安全进程的能力。欧盟的波斯湾政策主要受欧盟最大成员国的利益影响,不足以应对次区域给欧盟带来的挑战及其在国际关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中国进一步参与联合国事务,将有助于减缓该机构的衰落。 而且,鉴于美国实力下滑,事实证明中国可能是唯一能够阻止联合国像国联那样解体的主要力量。
在世界其他国家看来,美国看上去像一个正在衰落的大国,因为它的确就是个正在衰落的大国。如果美国想引起世界的关注,就应该像几十年前那样,设法去做征服世人想象力的事情。美国需要一次精神上的登月事件,重新致力于占据制造业领导地位,恢复带来商业和科学领导地位的精英政治。
2020年11月,荷兰成为第3个发布“印太战略”的欧盟成员国,旨在推动欧洲向印太战略重大政策转变。随着硬实力投射、数字互联互通以及新技术标准制定和数字治理领导地位方面的竞争加剧,欧盟及其成员国逐渐采取外交政策姿态,以应对这一新兴现实。
2021年2月1日政变后,缅甸整个公共卫生系统和社会福利系统已经完全崩溃,最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该国蔓延。尽管缅甸政治局势目前仍无法改变,但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优先考虑缅甸人道主义局势,并采取大规模和创造性应对措施。
美国不再是从珍珠港灾难中恢复过来并赢得二战的国家,也不再是在与苏联长期意识形态冲突期间在道义和经济上都能维持自身的国家。今天的美国人感到困惑和迷失。一旦泥足崩塌,美国巨人或将永远不会崛起。
对于东盟国家而言,它们并未将中美竞争视为“威权”和“民主”国家之间的冲突,而是一个关乎生存的问题。因为在这两个大国之间的任何冲突中,输家不可避免地总是夹在中间的弱小国家。对于中美竞争,东盟国家将继续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对冲和做出外交政策决定。
显示 5197 条中的 1081 到 110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