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五大洲的60余位议员、前议员和中国的60余名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代表出席论坛。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古巴科学技术和环境部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古巴共和国科学技术和环境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9月7日,第五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作为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活动之一,本届论坛以“法治护航、行稳致远——共谱海丝法治建设新篇章”为主题,旨在深化法治合作,助力共建“一带一路”。
9月5日,2025南亚东南亚媒体联盟年会在昆明开幕。来自中、柬、老、缅、泰、越、印、斯等11国的主流媒体、行业协会、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商媒体发展大计,共话联盟合作未来。
9月3日,老挝市长研修班在昆明开班。来自老挝多地政府部门的25名官员参加。
近期,第二次东盟国家议员研讨班在华举办。活动期间,来自东盟国家的23位议员及高级别官员到访云南。
面向未来,中蒙俄三国应抓住机遇,加强协调,探寻更多的利益交汇点,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以更好应对百年变局下各种挑战,助力各自高质量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发表声明,重申愿加强上合组织框架下数字经济合作,根据成员国本国法律保障信息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有效处理和应对世界毒品问题发表声明,重申持续解决世界毒品问题、深化合作、在国际层面协调努力,保护所有人健康和尊严,营造和平、安全、繁荣的环境,从而为构建无毒社会贡献力量。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发表声明,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限制性贸易措施蔓延,多边贸易体制应为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挑战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美尼亚共和国一致认为,自1992年4月6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在世代友好基础上保持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果。
记者从西安市政府2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欧亚经济论坛将于今年9月23日至25日在陕西西安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论坛将承载新使命、聚焦新合作、谋划新成果。
10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已成为促进地区和平、理解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尽管国际局势多变,但澜湄合作为成员国在经济、农业、能源、水资源管理合作等领域提供了务实合作机会,缩小了发展差距,创造了平等机遇。
越南河内大学教师、国际关系学博士吴清香认为,越中两国加强跨境铁路合作,不仅具有现实效益,更对增强各国经济“免疫力”、提升区域内部连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第814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日前,司法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移民局负责人就决定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第814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座谈会11日在浙江安吉县召开。与会专家认为,“两山”理念深刻阐明了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应进一步深化“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机制创新。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之际,中国民航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发布《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发展报告》,全面宣介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展望合作前景。
莱索托贸易和工商业发展大臣莫凯蒂·谢利莱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美国关税冲击,莱索托不会“坐以待毙”,将积极通过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深化非洲区域合作等方式推动经济重回正轨。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通电话。
显示 287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