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4月24日就中国同阿塞拜疆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表示,这必将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交往,促进民心相通,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何立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工作部署,充分认识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合作赢得发展主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与阿塞拜疆副总理穆斯塔法耶夫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阿塞拜疆共和国政府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军介绍,全国港口集装箱2024年铁水联运量约1335万标准箱,铁路集装箱发送3668万标准箱,中欧班列开行数量19392列,连续十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4月21日上午,中国政府援缅卫生防疫队实验检测组在缅甸曼德勒一所学校内顺利完成临时实验室搭建,并正式投入运行,实验室投运当日即开展首批样本预检测。
4月22日,一场聚焦出口企业发展痛点的税企座谈会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举行,重庆市税务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江津区政府三方携手与园区15家“走出去”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他们解难题、答疑惑、谋发展。
4月24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并在现场与来自5个国家的5家机构签署了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借用协议》。
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4月23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会议通过并签署了《第二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联合声明》。
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4月23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科学日活动上表示,中拉科技合作持续提质升级,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网络。
4月23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海关获悉:一季度,乌鲁木齐航空口岸进出境航班2720架次,同比增长139.2%;进出口货运量1.8万吨,同比增长612.8%,实现大幅增长。
一季度,红其拉甫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31万吨,同比增长423.4%;进出境运输工具1551辆,同比增长285.8%。红其拉甫口岸从“季节性通关”到“常年开放”后,迎来进出口货运量激增。
4月23日16时,一列编组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满载日用百货、电子器件等货物,从霍尔果斯口岸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的数量比去年提前27天突破3000列,同比增长28.7%,创历史新高。
为了充分发挥区位、口岸、政策、开放等叠加优势,霍尔果斯经开区锚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依托霍尔果斯口岸、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霍尔果斯综保区、新疆自贸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等十大国家级开放平台,全力推进园区迈向高质量发展。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驱动产业创新发展,中国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以集成式创新赋能产业链发展的鲜明特点。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记者4月21日从昆明海关了解到,近日,一列载有1616吨老挝锰矿砂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在海关监管下顺利入境,这是磨憨铁路口岸进口的首批老挝锰矿砂。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4月22日在京会见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国防部长沙夫里。国防部长董军同日与沙夫里举行会谈。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
经过多年建设,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造”机械设备出海步伐加快,带动三一、柳工等机械设备制造企业走向东南亚、中亚等国际市场。
4月21日,在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十周年之际,由福建省商务厅主办的“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专场招商活动在厦门举办。在场参加活动的多家外资企业表示,看好开放机遇,将持续投资福建自贸试验区。
显示 17176 条中的 741 到 7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