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市经信委傅新华: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初具规模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王健 2018-09-18 11:16:00

新华丝路网上海9月18日电(记者李晓纬、李昊博)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9月17日-19日在上海举办。在18日的商汤人工智能平台主题论坛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发表主旨演讲。傅新华认为,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高度聚焦领域,国家相继出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计划,加大核心计划、人才培养、标准规划方面的布局,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软硬件升级加速推进,我国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傅新华

图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傅新华发表主旨演讲

傅新华说,上海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2017年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实施“智能上海”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和新型城市建设。目前,上海已经具备发展人工智能的良好基础条件:首先,产业发展有基础。上海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700亿元,集聚了近300家相关企业、投融资机构及科研院所;其次,智慧应用有条件。上海已建成法人库、实有人口库和空间地理库三大基础数据库,数据交易中心日均数据交易量占全国50%。

傅新华认为,人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动力源。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脑智工程等领域掌握话语权。上海将进一步聚焦创新要素,为技术研发搭建更加高效的平台。

相关推荐
7小时生死线 大语言模型首次用于国际地震救援

中缅英互译系统的落地应用,展现了AI语言大模型赋能应急救援的价值。

以AI唤醒千年文脉 向世界娓娓道来

《千秋诗颂》是一场关于技术自信与文化自觉的时代表达,它让AI与中华审美深度融合,以科技之力让千年文脉在模型中重生,在算法中重构。

“45°平衡律”让AI长出安全可信基因

沿着“45°平衡律”的理念,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率先探索基于因果推理与形式化验证的内生安全基础理论与架构,构建了“泛对齐、可干预、能反思”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