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东盟与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将共同推动东南亚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3%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18-10-30 16:05:32

新华丝路网新加坡10月30日电 (记者李晓渝) 东盟与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30日在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上正式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和配套的行动计划。根据这份备忘录,东盟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将携手推进可再生能源在东南亚的投资与部署,以实现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在东盟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至23%的目标。

根据这份备忘录和配套的行动计划,东盟和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将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这些领域包括,为提高东盟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比重而进行能源规划,对加速可再生能源部署进行评测和制作路线图,制定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和监管框架,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和创新,针对可再生能源相关问题进行培训和能力建设,以及推动有投资价值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并为其提供便利。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艾德楠·阿敏(AdnanZ.Amin)表示,东南亚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可再生能源将是解决该地区能源需求增长,保障该地区能源安全,加速其包容且具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的钥匙。他说,此次双方合作将释放东南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潜力,惠及东盟各国。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也表示,与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合作让东盟各国不仅可以互相学习,也能够从全球范围内成功实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最佳实践中受益,这有助于东盟各国实现低碳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为了实现将可再生能源在东盟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至23%的目标,东盟需要在未来8年中每年投入27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该地区GDP的1%。该机构与东盟的能源中心(ACE)在2016年合作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东盟可再生能源的一半潜力在发电领域,尤其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望从2GW提高到60GW。此外,到2025年,东盟地区可以凭借其庞大的生物质能资源节省最多40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消耗。

相关推荐
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聚焦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

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