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制造集装箱走向全球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12-18 10:24:22

16日,位于福建漳州开发区的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正陆续向客户交付1万多台铁路专用集装箱。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说,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以往只用于海运的集装箱正被用于铁路运输。

这些新集装箱,其中数千个将直接用于中欧班列,成为来往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钢铁驼队”。

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沿线的国际合作和贸易往来逐渐增多,带动了多式联运发展,这也为集装箱制造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嗅到了市场的新需求,今年2月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集集团组建专门团队研发铁路集装箱。

该公司分析“一带一路”沿线贸易衍生出的多式联运需求,针对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的各铁路站、多式联运公司的业务,创新性自主研制了20英寸、35吨、超高超宽软开顶集装箱等多类型铁路集装箱,至今累计生产1.2万台。

“这次铁路标准特种箱的生产对公司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陆运与航运不太一样,今年累计已投入超700万元用于铁路箱生产线和环保设施的专项技改。”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说。

从航运集装箱到铁路集装箱,带来的不仅是运输方式的变革,更是物流成本、制作工艺等全方位的挑战。

为此,漳州中集专门派出工程师赴各地考察和调研,招纳新工程师重新设计和优化生产线,人员、技术、装备,甚至工装等各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调整。

“一带一路”带旺了市场需求,但从航运集装箱到铁路集装箱,带来的不仅是运输方式的变革,更是物流成本、制作工艺等全方位的挑战。图为铁路集装箱堆场。 吴清海 摄

“一带一路”带旺了市场需求,但从航运集装箱到铁路集装箱,带来的不仅是运输方式的变革,更是物流成本、制作工艺等全方位的挑战。图为铁路集装箱堆场。 吴清海 摄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集装箱设计、制造和生产基地,虽受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航运市场较不景气影响,该公司却通过拓宽新产品投放,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的同时,今年铁路集装箱业务产值达2.5亿元。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沿线国家对于集装箱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现在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市场需求,尤其是这些国家中小企业的需求。”漳州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李忠鹏最近忙着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他表示,公司已开始与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吸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散客户,已经有来自印度、菲律宾、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企业通过网络询单和到访厂区考察。

相关推荐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突破400万标箱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9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自开通以来已累计运输集装箱货物突破400万标箱,达到404.1万标箱。

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引领行业高效发展——2025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见闻

我国2024年集装箱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行业产业链协同更加稳定、数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发展进程加快,不断实现高效发展。

我国去年集装箱产量超过810万标准箱创新高

2024年我国集装箱总产量超过810万标准箱,较2023年增长268.2%,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