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埃两国考古学家畅谈合作前景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8-16 14:21:00

新华社信息开罗8月16日电 (记者郑凯伦) 埃及著名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和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15日下午走进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讨论中埃两大文明历史上的交流与碰撞,并就两国进行考古合作的前景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以金字塔研究闻名于世的哈瓦斯讲述了有关金字塔的秘密,解答了是何人建造了金字塔、法老图坦卡蒙的死因,以及他当年曾用机器人开掘金字塔之门的背后细节。王巍则在演讲中通过我国考古遗址的珍贵照片和资料,将中华文明兴起的历史娓娓道来,其中殷墟甲骨和红山文化玉器引发了埃及本地观众的浓厚兴趣。

哈瓦斯对新华社记者表示,2016中埃文化年为中埃考古合作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中埃两国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在经贸和政治等领域的合作。

他特别指出,中埃两国在高科技考古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例如,对图坦卡蒙墓室的扫描有助于判断是否如一些科学家所说,墓室后还藏有密室。

哈瓦斯表示,希望能将其团队在水下考古、遗址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策展等领域的丰富经验带到中国,并期待能在今年前往中国进行考古和文化领域的交流。

王巍表示,中国考古拥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近年来在3D建模和遥感等数字考古技术上也已迎头赶上欧美和日本。埃及境内古迹多数位于沙漠,各种干扰相对较少,很适合我国考古团队携最新技术装备开展作业。

王巍介绍说,就3D建模技术来说,欧美考古团队使用主流技术扫描一个石窟或墓葬需要两个月时间,中国团队只需要两天。这项技术在埃及有很大施展空间。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