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建议加速构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调机制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5-17 10:09:00

新华社信息北京5月17日电(段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全球合作共赢的创新贡献,专家建议加速构建多层次及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推动与相关国家发展规划对接,形成“一带一路”建设合力,共享红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15日举办的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圆桌会议上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将创造五大红利,即战略对接红利、人口红利、市场红利、创新红利、共享红利,这将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美好的愿景和更巨大的发展空间。

陈文玲认为,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发展程度不一,发展战略及规划水平不同的问题,发展规划的对接或可以探索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助力“一带一路”倡议与相关国家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并完善“一带一路”合作协调机制应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和其他发展规划对接合作协调机制,如“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间走廊”倡议、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的“琥珀之路”、欧盟的“容克计划”等相对接的重点领域和项目合作协调机制。

二是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区域发展合作协调机制,就商签自由贸易协定、贸易投资协定、区域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协议等进行合作协调。

三是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政策合作协调机制,如经济、贸易、投资、金融、税收等政策合作协调。

四是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规则和标准联通合作协调机制,如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食品安全、产品标准、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规制合作协调。

五、建立和完善“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合作协调机制,如教育、旅游、科技、文化、青年等合作协调。

张燕生建议,成立国际合作开发协调署,推进上述五大合作协调机制的建设和行动;成立“一带一路”合作协调委员会及办公室,邀请相关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协调合作事宜;成立“一带一路”合作协调咨询委员会,邀请国际专家共商合作大计,监督合作进展,提升透明度和规范性。

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平行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还建议,与宏观发展战略的对接相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对接要更侧重于机制与平台方面的对接合作。具体操作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建议制定“一个行动纲领”和“两个电子平台”。“一个行动纲领”即贸易投资促进行动方案,需要各方共同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再制定贸易投资战略,以及建立投资贸易促进和便利化的软环境的统一行动、统一意志和统一意识;“两个电子化平台”即贸易投资管理简化平台、贸易投资促进商机交流平台。

相关推荐
2024:奏响“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最强音

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前行的,是持续活跃的经济信息国际传播活动。2024年,中国经济信息社协助各类传播主体开展了387次经济信息全球传播,通过英、法、德、日、韩、泰等十多种语言,面向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主要地区落地,实现平均每条信息被625家次海外媒体渠道刊载的传播效果。

周密: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9月20日,中国经济信息社策划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外媒行”系列活动在重庆宣布启动。

中经社董事长潘海平:以高质量经济信息服务助力高水平中非关系发展

7月25日,以“中非之‘智’助中非之‘治’”为主题的中非媒体智库交流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经社将以经济信息服务和媒体智库合作为抓手,持续推动中非媒体智库机构精诚合作,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