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补贴退下去 要求提上来——我国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博玉 2019-03-27 09:08:14

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刘红霞)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26日迎来调整,备受消费者和制造商关注的补贴标准、技术指标、质量监管等有了“新说法”。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当天联合发布通知,对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货车3类汽车的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作出最新规定。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并非一成不变,2016年以来,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以及国内外产业发展等情况,我国实行动态调整制度。

本次调整,按照技术上先进、质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则,适当提高了技术指标门槛。主要体现在,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要求。

在补贴标准方面,通知明确,根据新能源汽车规模效益、成本下降等因素以及补贴政策退坡退出的规定,降低补贴标准,促进产业优胜劣汰,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这位负责人介绍,本次调整旨在加大补贴退坡力度,分阶段释放压力。按照2020年以后补贴退出的制度安排,为了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平稳过渡,采取分段释放调整压力的做法,即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这一退坡比例与当前整车综合成本下降的比例基本适应。”

补贴退坡,不仅仅是因为成本在下降。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长期执行补贴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形成“补贴依赖症”,产业竞争力不强。

本次调整,在补贴方面“做减法”的同时,在服务和监管方面着力“做加法”。

以优化清算制度为例。现行政策规定,运营车辆申请补贴清算需满足2万公里行驶里程。部分企业反映清算时间长、资金占用压力大。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新政策规定:从2019年开始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2万公里后再予以清算。

在监管方面,通知明确,将建立产品安全监控和“一致性”抽检常态机制。对由于产品质量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或经有关部门认定存在重大质量缺陷的车型,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并相应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政策调整,加减之间,凸显出我国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取向。

相关推荐
奇瑞汽车在埃及上市五款新车型

当地时间28日晚,以“10 YEARS IN MOTION LEADING THE FUTURE”为主题的奇瑞新车发布会在埃及首都开罗的阿卜丁宫举办。

国际观察丨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共赢未来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不少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展示了与东南亚国家在产业链供应链上深度合作的亮点。在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提升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链通”东南亚,为各方开辟合作共赢新路径。

新华全媒+丨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设置的智能汽车链展区,3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从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到三电系统、智能网联,再到纯电、混动等不同技术路线的智能汽车产业链,生动呈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