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连云港将打造“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交汇点

来源:连云港日报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5-15 15:25:53

5月13日,笔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江苏省印发《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创建并建好国家级示范区,布局建设10家左右省级示范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地准备相关的园区创建工作,并力争通过创建工作,推动港城农业科技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江苏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显著提高示范区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绿色发展水平。其建设的主要方式将按照一区一主题、一区一主导产业和一区一平台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推进我省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连云港建设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具有先天优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连云港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可以充分发挥连云港区位优势,辐射长三角、黄淮海平原,推动内陆省份和中亚国家农产品从连云港出海,把连云港打造成“一带一路”东西双向农业国际合作的交汇点。

特色园区优势明显。连云港农业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拥有东海、赣榆、灌南等多个特色农业生态园区。东海是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目前已形成了优质稻麦、果蔬、鲜切花、畜禽等农业特色产业,中澳达博进境牛肉、中德鼎味泰食品创意产业园等项目相继落户,如意情蘑菇、越秀食品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达160余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建有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工作站、中国农科院东海试验站等49家农业创新平台。赣榆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突破“陆海接力”等养殖新模式,探索出了产业增值新路子,“海大1号”牡蛎、金乌贼等先后成功试养。灌南食用菌科技园集聚了食用菌生产企业60余家,推广应用杏鲍菇、双孢菇、纯白金针菇、草菇、秀珍菇和海鲜菇等品种10个。建成年产3万吨双孢蘑菇生产线,鲜菇生产能力居亚洲第一,是双孢蘑菇行业标准制定的牵头单位。研发推广杏鲍菇高产高效栽培、液体菌种研发及工厂化生产、菌糠再利用等技术。

特色科技项目成果斐然。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特色产业骨干企业的培育和指导工作,产业总体规模显著增长,骨干企业数量显著增加。通过苏北科技专项的实施,引导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东海特色林果栽培与加工、灌南食用菌栽培与加工、灌云设施蔬菜、赣榆海洋水产养殖与加工等特色鲜明的区域农业特色产业体系。东海县万亩草莓示范基地已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优良品种覆盖率100%,黄川草莓获国家级绿色食品、江苏省名牌农产品和江苏省著名商标等称号。(记者周莹 通讯员朱哲宝)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全球连线丨巴基斯坦学员中国农科城“取经”

7月17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292名学员在中国农科城杨凌集体举行结业仪式。巴基斯坦学员表示,在中国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