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 上海位列全球航运中心第四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7-11 13:21:00

新华丝路网上海7月11日电   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沪发布,新加坡、香港、伦敦位列全球国际航运中心三甲,上海继续位列第四。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全面反映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2019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香港、伦敦、上海、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休斯顿、雅典。

中国沿海城市在全球航运中心评价体系中表现较为突出。除了上海,进入综合实力前30位的城市还有宁波舟山(13位)、 广州(16位)、 青岛(17位)、 大连(20位)、 深圳(22位)、 天津(24位)、 高雄(25位)、 厦门(30位)。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曹文忠讲话

2019年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亚太新兴经济体航运中心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新加坡仍然保持领先水平;香港与伦敦航运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上海和迪拜作为新兴经济体重要城市,凭借快速发展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不断提升的航运服务能力,自贸区的驱动效应和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航运发展水平紧追伦敦,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曹文忠,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波罗的海交易所中国区总经理Mark Ma共同发布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巡视员蔡军,上海海事局局长肖跃华,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俞曾港,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理事长金永兴共同见证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产经指数首席经济分析师、指数中心副主任曹占忠解读指数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自2014年起,已连续发布6年。综合对比2014-2019年评价结果,全球航运中心发展总体较为稳定,但同时,全球航运中心东移趋势也较为明显。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TOP10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特别是国际航运枢纽港口,正深入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互利互赢合作,持续优化开放高效的口岸营商环境,在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智慧港口建设、航运服务能力等方面逐步跻身世界一流港口之列,为全面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航运业变革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关推荐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财经聚焦|迈向更高能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建设

在中央金融委员会6月18日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后,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能级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