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重庆首次通过中欧班列进口德国品牌润滑油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8-09 09:44:42

新华社重庆8月9日电(记者吴燕霞、赵宇飞)一批德国巴斯龙润滑油8日在重庆铁路口岸完成开箱。这是重庆首次通过中欧班列进口德国品牌润滑油,将大幅缩短德国润滑油产品出口到中国的物流时间,进一步丰富中欧班列的回程货源。

据介绍,该品牌润滑油今后将定期通过中欧班列(重庆)形成常态化的进口,并依托重庆的铁路、水路、公路等物流通道,辐射西南、西北、华中、华北和华南地区。

德国巴斯龙机油中国总经销负责人屈新逾说,以前产品依靠海运,需耗时60天左右才到达上海,再从上海通过江运,至少需要10多天才能到达重庆,物流周期过长、不确定因素多。

“如今,货物搭乘中欧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直通重庆,物流时间仅需10余天,货物到站后,重庆海关仅用半天时间即完成清关查验工作。”屈新逾说,这大幅缩短了货物的运输周期,减少了货物在途的不确定因素,也为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创造出机遇。

德国润滑油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成功进口,也将进一步丰富中欧班列的回程货源。班列开行初期,由于中欧贸易不平衡、海外客户认知度不高,回程货源短缺是困扰中欧班列发展的难题。如今,进口整车、汽车零部件、食品、保健品等欧洲商品,已成为回程班列的稳定货源。

作为我国最早开通的中欧班列线路,自2011年开通以来,直达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重庆),已成为数量最多、运输货值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中欧班列线路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851班、运送货物7.54万标箱,同比大幅增长118.2%、133.8%,继续保持开行班列数和货运量的高质量增长。

屈新逾表示,在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进口的基础上,未来将通过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进一步将产品销往东南亚国家。

相关推荐
聚焦高质量发展|成都青白江:以铁轨为笔,绘就内陆腹地的开放轨迹

作为成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青白江区先后获批自贸区、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以及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铁路口岸等“国字号”金字招牌。

今年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5000列

7月2日12时,随着一列满载电子产品、日用百货的中欧班列从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鸣笛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相较去年提前42天突破5000列。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当日,首趟北京至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中欧班列在北京市房山区发出。班列采用“铁—海—铁”多式联运模式,跨越8000多公里,在途运行时间15天左右。班列的开通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及中亚地区的经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