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自动驾驶新成果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舞台”集中“绽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9-02 06:54:06

新华社上海9月1日电(记者王辰阳)为期3天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31日在上海落幕,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之一,成为会上令人瞩目的焦点。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新成果集中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舞台”上“绽放”。

我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征程二代,由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在大会期间正式推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表示,芯片、基础软件、线控技术是我国发展自动驾驶的“卡脖子”问题,也是未来我国引领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必须解决的问题。  

除了自动驾驶领域的新兴企业,汽车“国货”红旗也在会上展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应用。支持有线车位识别、空间车位识别和非标准车位手动选择的红旗全自动泊车系统,是国内最先量产的远程泊车系统,完全由一汽集团自主开发。

政府部门也在配合企业的努力,加速自动驾驶的进步。刚刚揭牌成立的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测试赛道,并公布了无人集卡在东海大桥上的示范应用。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任陈杰表示,会把临港测试示范区打造成集“测试、研究、标准、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园区。并加快车联网规划与部署,推动示范运营的落地,助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智慧交通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认为,自动驾驶车辆不能强行要求人来适应机器,而是要为老百姓服务。我们要理性看待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做好每一个细节,走好相关技术从孵化期走向规模化发展阶段的“关键一步”。

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如何驱动产业跃升?——来自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的观察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于9月16日至17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新型工业化、金砖国家怎样把握机遇,成为海内外嘉宾研讨的重点话题。

我国推进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

9月16日,在2025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发布了《面向东盟人工智能赋能发展科技能力提升行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产业赋能、能力共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联合营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外交部:愿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让科技创新成果为世界现代化赋能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8月19日表示,中方愿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让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发展和世界现代化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