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综述:中国创新减贫经验助力东盟可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09 08:43:45

新华社河内9月9日电(记者王迪、陶军)“我问在哪儿能买到村里人种的橘子,对方说上网买就行。”近日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东盟副秘书长康富分享了令他印象深刻的中国农村电商故事。

“在中国,不少农民借力技术创新,做起电商生意,在电商平台上卖特产。”康富说,中国减贫经验尤其是电商减贫等新模式对东盟很有启发。东盟期待与中方和联合国机构加强创新政策交流,提升伙伴关系水平。

中国—东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减贫”研讨会4日至5日在河内举行,各方代表围绕促进包容性创新、澜湄合作减贫成就、创新生态系统、伙伴关系与政策创新、科技创新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分享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减贫等领域的创新经验。论坛期间,不少与会者对新华社记者谈起了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中国创新减贫经验。

越南外交学院专家苏明秋对记者说,中国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减贫的经验值得借鉴,中国农户可以在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直接把新鲜水果等产品卖给消费者,以获得更多收入。她认为,中国不仅在本国减贫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还在澜湄合作等框架下,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助力区域其他国家消除贫困。

来自东盟妇女儿童权益促进与保障委员会的印尼与会者帕雅尼告诉记者,中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联通等方式促进减贫,相关经验值得东盟国家借鉴。通过改善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交通和通信状况、普及教育等,中国政府让贫困人群有更多机会获取新技能,改善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及贫富差距。

泰国社会企业协会代表皮塔差是一家公益农企的创办人。他对记者说,不断涌现的新品种农作物令中国农民受益,而且对农户进行的培训等也有助于他们脱贫致富。

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讲述了自己的家乡福建漳州和中国贵州省的脱贫与发展故事。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减贫合作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等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双方通过加强政策对话,挖掘贫困地区潜力,创新合作方式,优化产业模式,不仅助力各自减贫进程,还致力于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打造双方合作新增长点。

黄溪连说,中方与东盟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在湄公河国家落地开展可持续合作具体项目,相信将为当地发展和民众生活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副局长克利夫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和东盟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减贫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的减贫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诸多成功范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期待与中国和东盟加强创新合作,共同攻克发展难题。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驻东盟使团、东盟秘书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举办,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企业、媒体及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50多名代表与会。

相关推荐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访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经济目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合作重点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谈及“十五五”规划,季托夫预期,中国将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