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四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探讨“一带一路”地球大数据合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12-18 08:32:15

新华社深圳12月18日电(记者 王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0多名专家17日在深圳参加第四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监测指标选择与示范,建立针对“一带一路”的地球大数据信息汇聚与共享机制。

本次会议由“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主办。DBAR是一项由中国科学家发起、于2016年5月启动的国际科学计划,致力于推动以地球大数据服务“一带一路”地区可持续发展。

DBAR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报告时说,DBAR计划已提出利用地球大数据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科学范式,实现了“展示+共享+在线分析”三位一体的地球大数据服务能力。DBAR将不断搭建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继续加强地球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共享和互利互惠,开发和推广地球大数据应用服务,引领地球大数据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在16日召开的DBAR科学计划工作会议上,来自20多个国家的80名专家经过讨论,通过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估方案,并决定据此共同开展相关案例研究工作。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