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蒙绒毛产业合作借势“一带一路”迈上新台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26 16:31:00

新华社信息呼和浩特7月26日电 (任军川、刘磊) 7月25-26日,中国·苏尼特国际绒毛节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召开,来自蒙古国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百余家绒毛企业代表和中蒙两国毛纺行业协会共30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推进蒙古国、苏尼特右旗和国内同行业企业对接,让中蒙绒毛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据介绍,苏尼特右旗有着丰富的绒毛资源和近60年的绒毛产业发展历程。目前,全旗绒毛加工企业已达32家,年可梳绒4000吨,加工羊绒(毛)衫900万件、羊绒和羊毛被13万件,今年绒毛产业产值将达到50亿元。

苏尼特右旗旗长布仁金说,从去年开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蒙两国迎来了更加开放便捷的合作环境,该旗绒毛产业也与蒙古国建立了长期交流的合作机制。

蒙古国绒毛协会主席贝·钢巴图说,这是蒙古国绒毛协会与苏尼特右旗政府进行的第8次合作洽谈会。他说,与中国合作能够引进先进纺织技术,并把蒙古国大量绒毛资源出口到中国。同时,他们也将积极为中国提供低关税优惠政策,使中国绒毛产品通过蒙古国销往欧美市场。

目前,苏尼特右旗与蒙古国绒毛协会共同筹建了中蒙合资公司,为双方贸易对接提供了更加便利平台。苏尼特右旗已经在蒙古国建立了销售点,并签订了收购蒙古国1000吨洗净山羊绒和5000吨洗净羊毛的协议。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黄淑媛为当地政府提出“走国际高端”路线的建议。她说,苏尼特右旗应结合国内产业转移,加大优惠政策吸引并承接江浙沿海地区绒毛精加工企业,将蒙古国丰富的绒毛资源引进来进行精细加工,再借道蒙古国将中国生产的优质、低价的绒毛产品销往俄欧市场。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序幕拉开 烧卖美食季暨第三届内蒙古名小吃美食文化周亮相青城

7月19日,烧卖美食季暨第三届内蒙古名小吃美食文化周在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