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迎“疫”而上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04-14 12:57:00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陕西省“一带一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化危为机,为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政策支撑力度不断增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20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年度重点工作。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西安海关等成员单位先后出台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设立稳外贸应急专项资金等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省发改委紧抓国家支持“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上下对接,及时指导市区策划项目,做好审核推送工作,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港综合口岸”和杨凌“上合组织及自贸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及物流园”2个项目获国家审核通过。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逆势增长。1-2月,陕西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101.9亿元,同比增长32.99%(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35%);对“一带一路”沿线6个国家(地区)投资额424.2万美元,占同期总额的31.7%;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07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59.6%,新签合同额1817.3万美元,同比增长24.8%。

陆空丝绸之路同时发力。中欧班列长安号逆势增长,实现常态化稳定开行,积极承担疫情期间重要防疫物资和民生保障物品的运输,成为疫情期间物流运输“黄金通道”,截至4月7日,共计开行736列,同比增长144%;先后开通西安-罗斯托克-维罗纳/哥德堡/斯德哥尔摩南北欧分拨班列和巴塞罗那班列,开行线路15条,覆盖14国44个城市。航空运输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截至3月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点恢复超过110个,航线恢复超过160条,并成为赴京国际航班指定12个第一入境点之一,输送国际旅客逾30万人次,国际(地区)航班起降超3000架次。积极参与全球防疫物资供应链体系,开通西安至斯洛伐克、瑞士等国防疫物资空中运输渠道。

下一步,陕西省将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聚焦稳定外贸外资,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稳扎稳打抓好项目建设,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等人文领域交流合作,讲好陕西“一带一路”故事。

相关推荐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