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刘利民:教育服务贸易在危机中育新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0-09-06 20:14:29

新华丝路北京9月6日电(董小涵)9月5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教育部国际司司长、港澳台办主任刘锦参加论坛并致辞。

本次论坛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即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的新机遇为主题,探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以及后疫情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期推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再上新的台阶。

在上午的现场论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针对教育服务的发展趋势在会上发言时指出,中国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始终与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相生相伴。如今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对外开放也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国教育服务贸易无论在形势、规模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单一留学到多种形式并存,从单一服务内容到多样化结构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出国留学和学成回国人员人数“双增长”,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多种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正面临着包括新冠疫情、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在内的诸多困难,这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构成新的挑战。刘利民说:“疫情给出国留学、来华留学、合作办学等依托于人员往来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带来了直接的短期冲击。但是,全球疫情只是按下了教育交流合作的暂停键,暂停不是停滞,变局中必有新局、危机中必有新机。疫情带来了经济下滑、投资下降、就业低迷及需求减弱,这将迫使劳动力重返或者延长教育培训阶段时间,以寻求缓冲和储备,从而促使包括教育服务贸易在内整个教育事业再提质和再升级。”

针对上述现象,刘利民表示,我们应该持续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完善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积极优化教育对外开放结构布局,努力营造教育服务贸易的良好制度环境。中国的开放政策符合历史潮流,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我们有义务培养更契合时代发展优秀人才,形成更强劲的人力资源。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兼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任高明,北京十一学校联盟总校校长李希贵,上海纽约大学荣誉校长俞立中等专家参加了下午的论坛,并就教育数字化、中外合作办学等问题进行了发言。出席论坛的还有教育部及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教育系统代表、参展商代表等。

相关推荐
中企爱心助力肯尼亚百名学子

当地时间2月21日,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穆瓦驰多用途大坝项目部在肯尼亚夸莱郡弗卢加尼学校举办2025年捐资助学活动,资助100名贫困学生,共计发放助学金100万肯尼亚先令。

通讯|古巴旅游胜地旁的石油钻井队

GW91钻井队成立于2014年9月,目前队伍由10名中方员工和62名古巴员工组成。自2015年开钻首口井以来,已累计完成5口大位移超深水平井施工。

丽水莲都流动供销致富车,跑出乡村美好生活新速度

12月19日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向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上黄村,不少村民走出家门,等候在村里的流动供销致富车停靠站点。随着满载日常生活用品的“致富车”缓缓驶入,一场如约而至的便捷、畅通的购销集会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