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刺梨的“逆袭”:山乡野果变“致富金果”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20-09-10 16:46:34

新华社贵阳9月6日电(记者李凡)8月下旬以来,一种金色果实——刺梨在贵州的大山里迎来丰收。遍布山野的刺梨,曾经是无人问津的小野果,它的果体遍布软刺,味道酸涩,貌不惊人,但维C含量极高。刺梨的价值逐渐被人发现,并得到市场认可,成为贵州当地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乌蒙山腹地,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谢家村,金灿灿的刺梨挂满枝头,当地农户正在忙着采摘和运输。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谢家村大力发展经果林产业,利用退耕还林种植刺梨2000余亩。“管护成熟的刺梨果园平均每亩收益3000多元,该产业覆盖全村540户2200人,帮助村民实现了增收。”谢家村村支书刘恩江说。

谢家村刺梨种植户石国友,从2015年起租用周围村民的土地种植刺梨20亩。经过4年多的精心管护,他家刺梨果园去年产量10多吨。

“今年的刺梨长得比较好,产量20吨左右,预计能收入6万多元。”石国友说。

近年来,贵州实施农村产业革命,将刺梨产业作为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同时,还与广药集团合作,通过在贵州建立刺梨加工基地,开发刺梨系列产品,促进共同发展。

截至目前,七星关区刺梨种植面积28.9万亩,挂果面积103961亩,刺梨鲜果由公司统一收购,今年的收购价为每斤1.7元。收购的果实将统一供给广药集团旗下企业和其他公司,用于制作果汁饮料、口服液、酒类产品等。

根据规划,到2021年,贵州刺梨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20万亩,年产鲜果5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相关推荐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贵州开行首趟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汽车专列

10月28日10时许,一列装载28台“贵州造”新能源客车的出口专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开出,预计7天后抵达老挝万象。这是贵州首次整列直发的中老班列,也是贵州本土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

2024数博会发布10项领先科技成果

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8月2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上公布了10项领先科技成果和57项优秀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