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中国(贵州)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将于6月23日至25日在贵阳举行。
近日,第18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对组织参会的农产品进行了评选表彰,贵州多个特色农产品再获嘉奖。
近期,赤水市长沙镇长兴村的农户在采摘金钗石斛花。
“十四五”期间,六盘水市刺梨产业发展的重点将放在“稳面提质”上,稳定现有刺梨种植面积,大力开展刺梨产业提质增效,在2021年启动建设刺梨产业“千斤园”(亩产量1000斤的种植基地)10万亩的基础上,到2025年建成刺梨产业“千斤园”35万亩。
“职教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服务一方。”12月7日,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广药刺柠吉班”的开班仪式上,一段开班宣言道出了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实现产教融合、教育反哺产业的循环过程。
11月9日,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顺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0年贵州刺梨产业现场推进会在贵州省安顺市举行。会议汇报了今年以来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21年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工作进行部署。
截至目前,兴义市林下产业已带动全市38000多名新市民就业增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0040元增长到2019年的13407元,同比增长33.5%。
食用菌是贵州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目前,全省88个县中,有85个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重点县30余个,规模化栽培食用菌30多种。今年前三季度,贵州食用菌种植规模达35亿棒,产量111万吨,产值144亿元。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白水河村成为惠水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基地,传统的农业模式、生产方式也开始改变,特别是“稻鱼共生系统技术服务高端订制”千火农业扶贫项目的引进,多年荒地变成了良田,打工村民返乡务农,偏远山村一跃成为贵阳市民的生态农业种养业基地。
2019年,全省油茶产业总面积294万亩,油茶籽产量8.09万吨,产值达12.8亿元。全省油茶产业提供稳定劳动就业岗位8.34万个,带动98.6万人实现增收,其中贫困人口10.9万人。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马金友对如何修剪、除草和施肥一无所知,所以第一年的收成不好。他找到来村里培训的技术专家,让其一对一教他关于刺梨种植的技术问题。经过专家的指点和自己的好学摸索,马金友成为村里公认的名人,大家都叫他“刺梨大王”。
8月下旬以来,一种金色果实——刺梨在贵州的大山里迎来丰收。遍布山野的刺梨,曾经是无人问津的小野果,它的果体遍布软刺,味道酸涩,貌不惊人,但维C含量极高。刺梨的价值逐渐被人发现,并得到市场认可,成为贵州当地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
9月1日起,贵州刺梨公益广告在CCTV1、CCTV2、CCTV13等频道的重点优势时段,进行高频次播出,推动贵州刺梨产品走向全国。
近日,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发布了《加工用刺梨鲜果原料等级标准》和《刺梨原汁》两项团体标准。
3月30日上午,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推进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的水果、刺梨产业发展。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携手黔系列,发挥贵州地方资源优势,拓展销售渠道,着力打造“黔货”名片,助力贵州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贵州刺梨种植面积比上年新增21万亩,达到176万亩,带动6.48万户、21.71万人增收,人均增收1854元。刺梨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4%,东西部扶贫协作促进省外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代表课题组发布了“2019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威宁苹果”以品牌价值3.11亿元,荣登2019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11位,成为贵州省唯一一个上榜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11月15日至17日,“2019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在长沙举办。来自越南、伊朗、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近40个国家,以及国内32个省区市的近5000家企业,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各类商品,并在展会上寻找商机。
11月18日,由毕节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商务厅主办的贵州·毕节绿色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洽谈推介活动在北京新发地国际农产品会展中心举行。
显示 2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