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重庆:大数据智能化牵引产业结构调整质效提升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邵非 2020-09-15 09:08:05

新华社重庆9月15日电(记者黄兴)大屏实时显示各项数据,生产过程清晰可见,并协同原物料供应、仓储物流等环节联动,“车间大脑”自主决策生产时序、产品数量……在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生产线,“5G+工业互联网”让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

这是重庆打造“智造重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再造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智能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重庆是座“汽车城”,作为重庆汽车产业“龙头”的长安汽车,今年产销形势一枝独秀,仅8月销量就同比增长35%。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认为,这得益于多年来大手笔投入研发,迄今长安汽车已掌握200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7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搭载;技术红利逐步释放,长安汽车迎来“收获期”。今年6月长安汽车新推出的高端车型UNI-T搭载了L2级自动驾驶系统,集多种智能化功能于一身,一上市就成为市场爆款产品。

不止汽车行业,依托大数据智能化牵引产业调整转型,重庆一大批企业正从中尝到“甜头”——原本生产预拌混凝土的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近年来变身生产服务商,旗下的公鱼互联云平台成立一年来已为上千家混凝土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预知行业前景不佳,我们果断实施数字化转型,为未来发展赢得空间。”该公司董事长张兴礼说。

看中重庆工业门类齐全、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近两年来阿里飞象、智能云科、海尔卡奥斯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渝布局。重庆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说,近年来重庆累计实施2200个智能化项目改造,建成数字智能工厂67家、数字化车间359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70%;随着“5G+智能制造”全面展开,更将为重庆传统产业插上智能化“翅膀”。

“过去重庆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为此,近年来围绕‘芯屏器核网’打造智能产业集群,推动电子产业整体迈向高端。”陈金山说,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重庆加快“外引内育”集聚相关企业,预计2022年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传统产业华丽“蝶变”,新兴企业方兴未艾。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实体经济融通、渗透,重庆还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一批新兴企业迅速崛起。

作为重庆新兴企业的代表之一,云从科技已成长为国内人脸识别领域的领先企业,并不断拓展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AI应用场景:不仅与多个民航机场合作,还为400多家银行提供刷脸支付、精准营销等服务,并助力教育、医疗等领域企业精细化运营。

在近期举办的华为鲲鹏应用创新大赛2020重庆赛区总决赛上,一家成立仅4年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格雷西司科技凭借“航司风险预警系统”力压众多大型企业夺魁。格雷西司科技CEO唐果表示,这套系统将航空公司原本相互割裂的数十项单体架构的风控数据整合在一起,并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决策,将每趟航班的风控数据计算决策从20多分钟缩至几秒钟,有效帮助华夏航空等航空公司提高风险管控效率和精准度。

像格雷西司科技这样的企业,重庆还有很多。以格雷西司科技所在的阿里云创新中心(重庆)为例,该中心成立1年来累计入驻44家数字经济企业,其中物联网方向企业占40%、线上平台方向企业占30%、人工智能方向企业占20%,有效营造数字经济成长的生态圈。

记者采访获悉,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企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智能化改造,重庆产业格局发生可喜变化:2019年智能产业增速达14%,远高于工业增长水平;数字经济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迄今已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数千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逾千家。

相关推荐
11月2日—4日 全球渝商大会将在重庆举行

记者10月16日从重庆市工商联获悉,全球渝商大会将于11月2日至11月4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以“渝见新机遇 商聚新重庆”为主题,旨在集聚渝商资源、凝聚渝商智慧、汇聚渝商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献计出力。

全程“一次申报、一次担保、一车直达” 重庆—中亚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顺利首发

10月15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4辆载满电子产品的TIR专用车辆从西永综保区出发,前往哈萨克斯坦。西永综保区在全市率先打通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全流程,正式开行重庆—中亚TIR线路。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探索形成33项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

据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已探索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