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助力“知产”变“资产” 上海为知识产权插上“金融”翅膀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0-09-24 15:53:20

新华社上海9月24日电(记者袁全)上海积极探索为知识产权插上“金融”翅膀,通过“量化”知识产权,实现从“知产”到“资产”的变现,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23日,2020上海知识产权金融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举办。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在论坛上表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达31.04亿元,目前该数据还在不断增长中。

今年以来,上海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依托银行、保险、知识产权服务等专业机构力量,持续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知识产权越来越被重视,知识产权金融一直在创新,广大科技企业也备受鼓舞。”论坛上,一些企业代表表达了对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的认可。

9月8日,浦东科创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在上交所挂牌,实现了上海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零的突破。

从2014年签约浦东科创的第一代专利质押担保贷款,到今年签约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上海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近些年来上海知识产权金融变化和进步的见证者。今年,安赐环保以两项过程分离技术的发明专利参与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获得200万元的融资支持。

安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泱认为,如今知识产权质押从一个增信手段变成一个独立的担保物,体现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的资产性质被认可。

在知识产权保险方面,上海也逐渐探索并形成了“政府政策引导支持,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今年8月,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分别与6家企业签订商标维权投保协议,标志着上海市首批商标保险正式落地。

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发挥保险的市场风险补偿作用,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从今年4月份起联合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深入企业开展商标保险课题调研。在调研的228家企业中,未来一年内具有商标维权需求的企业占20%,但同时有54%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险及质押融资等金融政策及办理流程不了解。

作为上海东方美谷基地的化妆品龙头企业,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注册商标数量达5060件,旗下的多个品牌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为商标维权带来压力。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郑春威说:“伽蓝每年都要花费数百万元用于打假维权,而且还经常遇到取证成本高、损害赔偿难以执行等困难。此次上海推出商标维权保险产品,为公司解决了大问题。花小钱办大事,这个钱值!”

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商业保险部副总经理徐敬表示,商标保险的签订在帮助企业维权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也在助力企业“走出去”。“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往往要面临国际商标的申请。国际商标申请成本高、难度大,而商标维权保险中的附加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费用损失补偿条款,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兜底’保障,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