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深化拓展文明实践 多措赋能乡村治理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李芸 2020-10-26 15:04:13

去年以来,安徽省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动适应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社会治理创新入手,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多措赋能乡村治理,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确保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效明显,2020年初,泗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泗县彭鲍村乡贤志愿者调处纠纷

设立乡贤志愿站 选贤任能办“大事”

乡贤志愿者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民情联络员、作风监督员、矛盾调解员和文明辅导员。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乡贤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强化源头预防,推进“事要解决”,成效彰显。

泗县屏山镇彭鲍村率先在全县设立乡贤志愿工作站,村民民主推举一批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乡贤志愿者,义务为群众解决难题、调处纠纷。随后,全县187个村居全面推广这一做法,依托乡贤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和隐患。目前,全县1076名古道热肠、品行端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等“现代乡贤”活跃在基层一线,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问题发生。

农村“乡贤五老”对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掐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着门,在遵照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从民间“老理”出发,从乡情亲情入手,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化解矛盾,处理事情既合情又合法。他们定期出席镇、村有关会议,参政议政,为民代言,对镇、村班子的工作进行监督评判,推进基层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去年以来,为提升乡贤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和监督水平,泗县积极引导,通过“群众推荐、个人申请、支部审查、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表决”的方式选任乡贤,经乡镇统一组织专题培训后,由村“两委”发放聘书和上岗证。县相关部门制定《乡贤志愿工作站章程》,明确“乡贤志愿工作站”在镇、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行使各项管理与服务职权。各村召开重要会议、开展重大活动时,经常邀请乡贤志愿者参加,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从多方面加强对乡贤志愿者的关心关怀。

“三说一听”解矛盾 邻里和睦促和谐

日前,一场“田边地头”的矛盾调处在泗县大杨乡小丁村传为佳话。年过六旬的仝大爷与邻居因土地地界不清引起矛盾纠纷,小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了解基本情况后,联系乡司法所、住建所、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矛盾调解小组找到另一当事人后,一同赶到田间地头。

通过了解情况,现场测量分析,耐心积极调解,纠纷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看法,并当场握手言和。“我刚和村里反映,村里就马上组织人过来了,现在事情解决了,我心里别提多畅快了。”仝大爷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小丁村综合借鉴各地多调联动化解矛盾的经验,建立了“群众说事、政法说法、乡贤说德、公开听证”为主的“三说一听”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该村从乡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等乡直有关单位执法人员以及退职老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群众代表等乡贤中邀请近20人,会同原村调委会人员,共同组成“三说一听”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人才库,面向群众公开公示,调解员由群众点单,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可在人才库中自主选定或委托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定调解人主持调解。调解工作因案施策,灵活采取多种形式,以多元力量、多元方式化解基层矛盾。

“村里通过加强与乡政法单位的协作互动,聘请了乡法律服务所负责人担任常年法律顾问,设立驻村警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室,合力做好法治宣传、矛盾调处、治安联防、依法治村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小丁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朱金军介绍说。“今年以来,大杨乡综治中心线下共调解各类纠纷116件,线上216件已化解210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开展。”泗县大杨乡党委政法委员韩其军说。

(尉成辉)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刘圩镇妇联:赋能乡村振兴 共启电商新篇

近日,泗县刘圩镇妇联精心组织各村妇联主席、妇女工作者到刘圩镇秦场村电商直播间参加电商直播公益培训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安徽泗县草庙镇:驻村工作队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赴泗县草庙镇魏圩村开展年度第二次集中采购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乡村产业发展。

安徽泗县司法局:外出招商引资,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丁仪带队前往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