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化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20-11-13 10:44:08

平安普惠融资担保公司创新“三农”普惠金融业务模式,降低农户经营成本,科技赋能助力农产品销售;微众银行的全线上、纯信用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服务于普适性的小微企业融资需要,贴合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广大供应商、经销商需求……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数字技术提供了新路径。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情况如何?11月12日,在由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中国银行保险报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上,《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30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和《中国普惠金融实践案例集锦(2020)》也同步公布。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银行保险机构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战略;四是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为95.65%,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9.2%,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为95.4%。这些数字显示近些年普惠金融发展的成绩非常显著。”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说。

面向未来,发展普惠金融仍需多方合力。

“发展普惠金融要守正创新,从解决风控问题、深化激励考核等方面打通‘最后一公里’。”国务院参事、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利用新技术开展金融创新有助于推进普惠金融,但同时也不能忘记发展普惠金融的初心,要让更多人能更加便捷、经济、实惠地获得金融服务。

需要看到,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难点依然存在。王兆星提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要深化改革,关键在于银行要解决风控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等问题,优化银行内部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发挥保险、地方政府和财政等多方合力的作用。

此外,金融消费者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李扬表示,我国普惠金融领域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仍存在较大短板,而金融机构还缺乏动力和资源去广泛开展相关教育。建议监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建立长期性、系统性、多元化和广覆盖的金融消费者教育体系。

相关推荐
哈电集团:初心如磐勇担当 一路奋进一路歌

从白鹤滩水电站百万千瓦机组发出第一度电,到四代核电技术达到领先水平,从不断完善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到开辟绿色转型新赛道,每一次勇攀高峰、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彰显出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挺膺担当。

“施工图”来了!九部门联合发文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公布《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加快口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综述:非洲数字化进程前景广阔

非洲数字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受到非洲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服务在非洲得到广泛应用。当前非洲数字化进程前景广阔,有着政策引领、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短缺等方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