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太原武宿海关试水“中欧班列+保税入仓”模式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何宇 2020-11-13 10:51:07

武宿海关关员现场指导企业办理货物保税入仓。太原海关提供

记者9日从太原海关所属武宿海关获悉,该关通过“中欧班列+保税入仓”模式,成功办理首票进口保税入仓货物,货物为樟松板材,重53吨,货值约9万元。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在海运成本持续上升、物流时间不确定性增加等背景下,中欧班列准时安全、价格低廉等优势更加明显,开行数量和班次密度增多。

武宿海关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在原有业务基础上,拓展“中欧班列+保税入仓”业务模式,受到辖区企业欢迎。

“进入保税仓库的货物,可根据国内木材加工企业用料需求,按照销售时间,随即办理货物出仓征税业务,企业的灵活自主选择空间明显增大。”武宿海关综合业务科关员石毅潇说。

“海关推出保税入仓申报模式后,我们可以根据交货时间灵活选择申报方式,不急于交付的货物放入保税仓库,暂缓交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莆田市升山工贸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绍敏告诉记者,他目前在中欧班列沿线节点运营方中鼎物流园区从事进出口业务。

李绍敏介绍,他们企业主要进行进口木材贸易业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一般情况下,每趟班列进口的木材仅三分之一实现了现场交货,其余货物需要存放在堆场。按照原先一般贸易模式,到货后需要全额缴纳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后方能放行。因此,在货物没有实际销售的情况下,企业部分资金会被先行占用。”李绍敏说,“通过‘中欧班列+保税入仓’模式,企业可以将不急于交付的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库,待货物实际销售后再缴税出仓。”

为确保新业务模式顺利落地实施,武宿海关关员深入企业调研,发现通过中欧班列开展进出口贸易的企业普遍存在进口频率高、货款回流慢、资金压力大等实际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该关派业务骨干全程指导班列沿线节点运营方中鼎物流园区,规范有序建设公共保税物流仓库,加快推进审核验收程序,并指导相关进出口企业合理运用保税仓库政策功能,根据业务需要灵活选择申报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企业需求,加强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联系配合,持续推出支持举措,确保中欧班列进出口业务平稳顺畅运行。”武宿海关副关长江山如是说。

相关推荐
新疆双口岸累计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10万列

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已分别达127条、89条,运载货物从最初的电脑、手机等,扩展至新能源汽车、工业机械、粮油等200余种产品。

共建“一带一路” 绘就互利共赢发展画卷

“十四五”以来,从“钢铁驼队”穿梭亚欧到远洋巨轮连通四海,从跨境铁路串联山河到合作园区孕育生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为骨、贸易合作为脉、民心相通为魂,织就了一幅互利共赢的全球发展画卷,成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的生动实践。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突破5万列

自2016年3月开出首趟中欧班列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通行数量稳步增长,班列累计开行总数增长到1万列用时54个月,而从4万列增长到5万列用时不到1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