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欧班列引领湖南开放新格局 “内陆”腹地驶向“开放”高地

来源:中新社 责任编辑:何宇 2021-03-11 09:20:06

3月9日,在湖南长沙,中欧班列(长沙)通道虹吸效应带来的落地项目中南陆港集装箱拼箱中心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将为中欧班列(长沙)扩容夯实基础,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货物拼箱的国际物流需求。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长沙)出现逆势爆发式增长,共发运530列,超过了2014至2018年的4年运营班列总量,运输货物货值2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6%,开行量稳居中国第五。2021年1月至2月,中欧班列(长沙)共开行82列。

内陆省会城市长沙,正瞄准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依托中欧班列谋求向外发展新空间。从长沙驶出的十余条中欧班列线路,逐渐打破湖南“不沿海”“不沿边”的地域掣肘,引领湖南构建开放新格局。

长沙是中国首批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之一。

“中欧班列(长沙)将湖南至欧洲的物流时间从传统水运的40天压缩到15天以内,时间为海运的三分之一,成本为空运的五分之一。”长沙市人民政府物流与口岸办公室主任杨莉介绍,疫情以来,中欧班列(长沙)帮助114家大型制造企业订制了班列运输方案。

目前,长沙已开行俄罗斯、明斯克、马拉舍维奇、布达佩斯、中亚等去程班列,开行汉堡、布达佩斯、中亚、俄罗斯等回程班列,每周稳定开行9至12列,物流网络遍布12个国家27个城市,在东盟与欧亚之间架起经济快速大通道。

近年来,湖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持续升温。中联重科白俄罗斯基地已开园,吉利汽车在白俄罗斯销售火爆;位于芬兰的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已成湖南境外的省级特色产业园。

2020年,湖南实现外贸总额4874.5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贸易额1472.8亿元,同比增长19.7%。

中欧班列不仅成为湖南制造‘走出去’的首选通道,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货物也不断向长沙集结。

长沙最新发布的《长沙市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形成“通道+产业+网络+枢纽”的国际铁路港。

相关推荐
“非洲好物走进新华社”活动在京启幕

为进一步提升“非洲好物”品牌影响力,展现湖南对非合作成果,7月28日,由新华社相关单位和湖南省商务厅主办的“非洲好物走进新华社”活动在新华通讯社总社综合楼一楼大厅举行。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记者7月25日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作为中欧班列东通道的重要铁路口岸之一的满洲里铁路口岸,自2013年开行中欧班列以来,至今累计通行量已突破30000列,发送货物近300万标箱,中欧班列通行量约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成,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更多动能。

中欧班列东通道上半年出入境班列近25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上半年出入境班列近25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