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认为美元命运掌握在人民币手中

来源:法国《回声报》网站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4-27 14:31:58

法国《回声报》网站4月23日发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肯尼思·罗戈夫题为《人民币终有一日会压过美元》的文章称,美元继续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掌控性地位,但它可能比表面看上去的要脆弱,因为它还要看人民币美元汇率制度变化的情况。这有可能会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开始颠覆。

出于多种原因,中国也许某一天会终止人民币与外汇组合的捆绑,采取盯紧通胀率浮动的现代汇率制。人民币币值的涨跌可能会更加灵活,尤其是针对美元。大多数国家有可能效仿中国。在某一时刻,作为全球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GDP)参考货币的美元,可能会失去一半的币值。

有很多理由支持人民币汇率变得更灵活。首先,中国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早已超过了美国。另外,特朗普针对中国的一些贸易制裁措施似乎短期内不会被废止,这会让中国更加追求货币方面的独立性。

要切断美元和人民币的捆绑,中国也面临很多障碍,但他们在多方面进行着准备。他们已经开始允许外资机构购买人民币债券。而且还有更有利的情况: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了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中国人民银行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也走在了前面。它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在那些将来可能会成为中国货币势力圈的国家。中国政府将来也能得到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信息,就像今天美国在美元交易上的优势一样。

美国也会更加努力让尽可能多的国家继续使用美元,但这也许是一场还没打就会输掉的战役。即便美国在19世纪末赶超英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但它自己在几年前也被中国赶超了。

日本和印度也许会走自己的路。然而,如果人民币汇率更灵活,它们至少也有可能在本国外汇储备中把人民币和美元看得同等重要。

在对待美元的问题上,可以将目前亚洲的政策取向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比较。当初,大多数欧洲国家认为,欧洲区域内贸易比对美贸易更重要,这也让它们放弃了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的固定汇率制。这促生了一个围绕德国马克的货币集团,后来也推动了欧元的诞生。

不过,人民币也不会在短期内就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全球主导货币的更迭是需要时间的。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二十多年里,美元和英镑在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中几乎同等重要。当时,英镑已经自19世纪初开始主导了一个多世纪的国际市场。

很多美国官员和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对美元的胃口难以抑止。但这种想法或许只是执念,中国货币汇率政策的改革有可能极大动摇美元地位。

相关推荐
中国银行在曼谷举办人民币国际化路演活动

中国银行25日在泰国曼谷举办人民币国际化路演活动。

上半年我国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7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计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币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达到了53%。

瞭望丨东南亚的中国机遇

长期以来,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与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合作,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