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二三产业融合” 中国华电推动新疆喀什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1-05-21 15:22:36

新华丝路乌鲁木齐5月21日电(记者陈奥)以产业振兴、稳定就业为抓手,确立“转移就业、果蔬产业、养殖业”产业发展思路,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产业振兴策略……这是记者近日在“走进新国企·见证美丽乡村”活动中国华电驻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墩艾日克村等地所了解到的情况。

1621577561625.jpeg

图为新疆喀什市巨兆辉森卫生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产业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据时任新疆华电喀什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驻喀什市英吾斯坦乡墩艾日克村党总支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王磊介绍,通过对墩艾日克村一二三产业调整,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并实现增收。

例如,一产:红枣+石榴+蔬菜套种。对1780亩红枣地进行冬季追肥和35次林果服务队养护,2019年产量达到477吨,同比增产32.5%;为顺应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2020年新定植石榴967亩,林果总面积3650亩,占耕地面积的65.5%。调整种植结构,2021年种植正播蔬菜206亩辣椒,316座大棚种植土豆、辣椒、西红柿,种植200亩玫瑰花、200亩苗圃。计划到2022年,实现人均1.5亩林果、户均1亩蔬菜的目标。

二产:稳定就业+卫星工厂创收。通过农牧民夜校对村民进行普通话推广教育,邀请行业专家举办畜牧养殖、种鸽培育、果蔬嫁接等多项技能培训。全村实现一户一就业,672户就业1223人,291户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583人。以喀什市巨兆辉森卫生生活用品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以“企业+乡村车间+产业工人”的模式,开展生活卫生用纸加工、销售、物流配送。目前已完成四条生产线设备的安装调试,解决70人就业,每月全勤工资不低于1800元,实现本村和周边村民就地转为产业工人。

三产:鸽业+合作社。依托喀什新投鸽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龙头企业+农户+基地”模式,2019年扶持80名贫困户进行种鸽养殖,实现户均增收2520元;同时发力发展养殖合作社,以“喀什市古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麦麦提·热西提养殖合作社”等4个农民合作社为基础,辐射带动农户98人就业,年人均增收1024元。

1621577565025.jpeg

图为华电援建巴音库鲁提村光伏发电项目

此外,记者还从中国华电派驻乌恰县巴音库鲁提村第一书记陈大为处了解到,中国华电发挥行业资源等优势,2019年9月投资350万元,为村里建设一座装机500KW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同年10月31日,电站并网运行,电站25年设计总发电量为2500万千瓦时,年平均上网电量10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由国家电网公司全额收购,电站资产及收益归属村集体。根据首年运行情况,平均每年收入70万元,成为全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经济基础。

相关推荐
陕西横山:精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横山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摒弃“一刀切”模式,聚焦山地苹果、羊子饲养、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对种养殖主体开展“定制化”培训,推动农业人才培育升级,以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榆阳区孟家湾乡:支部联建强堡垒 产业抱团促共富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通过党建引领打破村域壁垒,构建产业发展示范带联合党支部,成立三大产业联盟,走出了一条“支部联建强堡垒、产业抱团促共富”的特色路径。

华电印尼玻雅公司获2025亚洲影响力大奖全球可持续发展铂金奖

华电(印尼)玻雅发电公司凭借“绿色乡村” 项目日前荣获2025年度亚洲影响力大奖全球可持续发展铂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