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很多人不愿恢复疫情前生活新冠“洞穴综合征”引担忧

来源: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 责任编辑:秦川 2021-05-28 09:52:51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5月24日发表题为《“洞穴综合征”:为什么会出现有些人难以走出家门的现象? 》的文章称,在许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及更多人接种疫苗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批准恢复大流行病之前的社交活动,例如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在室内聚会。但是,许多人并没有重获疫情之前的自由,因为他们没能体验到想象中的安宁,反而变得更加害怕感染病毒。他们仍然害怕在餐馆吃饭或在自己常待的地方之外与人会面。即使是许多在疫情前经常出差旅行的商务人士,现在也不敢想象再次登上飞机。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创伤性精神病专家马修·帕特金森警告说:“在经历了一年的隔离生活后,许多已对社交隔离的滋味深有体会的人害怕重拾疫情前的生活方式,尽管他们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这种心理问题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洞穴综合征”。 

在家中隔离生活一年后再次走出家门,对某些人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转变。美国西北大学的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杰奎琳·戈兰指出,要适应新的常态,无论如何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戈兰说:“由于存在生病或死亡的风险以及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受到影响,与大流行病有关的变化引发了诸多恐惧和焦虑。尽管人们可以接种疫苗,但有些人可能仍很难摆脱这种恐惧,因为他们高估了存在风险和出问题的可能性。” 

美国心理学会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49%的受访成年人预计他们可能会在疫情结束后恢复面对面社交时感到不适。该研究还发现,已接种新冠疫苗的美国人中有48%表示有这种感觉。 

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精神病学副教授艾伦·特奥将“洞穴综合征”归因于三个因素:习惯、风险认知和社交联系。特奥说:“我们不得不养成戴口罩的习惯,保持物理或社交距离,不再与他人约会。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实际风险与人们所认为的风险之间存在脱节。人们关注的重点是感染和病死的风险,而不是因孤独和与世隔绝而死亡的风险。” 

人们出于不同原因不愿恢复新冠疫情之前的生活。有些人仍极度害怕这种疾病,另一些人则不想放弃他们自认为从强制隔离和独处中获得的积极收益。例如,许多大学生实际上更喜欢疫情期间的生活方式,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通过在线上课节省了不少钱。 

相关推荐
专访: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访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知名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防控疫情政策。

瑞士卫生专家:中国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瑞士日内瓦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安托万·弗拉奥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近期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是正确的,中国的防疫经验对很多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科普: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亚型XBB更危险吗

近期,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亚型XBB引发的感染病例在一些国家有上升趋势。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相比,XBB的传播是否有不同?是否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重复感染?人们又该如何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