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报告称2025年我国煤电装机上限为11亿千瓦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06-16 14:48:18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华北电力大学10日在京举办发布会,发布煤控研究项目最新报告:《“十四五”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控制政策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2025年煤电装机规模应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电力行业控制煤炭消费的政策建议。

报告回顾了“十三五”电力行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煤电行业累计实现节煤量3.85亿吨标准煤,其中,作为最重要的节煤措施之一,可再生能源替代贡献了近70%的节煤量。但我国煤电行业体量惯性巨大,在建煤电产能仍位居世界首位。在双碳目标和严控煤电的背景下,电力行业如何在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同时实现低碳转型是“十四五”亟需讨论解决的难题。

报告为此研究了“新基建”和电能替代等重点工程对用电需求的影响,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年均增速约为4%-5%,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2万亿千瓦时-9.6万亿千瓦时。报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成果,推算了中国煤电的碳排放预算空间和允许发展的装机容量上限。为同时满足碳排放约束和用电需求,报告将可再生驱动的高电气化情景作为“十四五”电力发展的推荐情景,提出到2025年将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

为落实双碳目标,报告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在政策方面,报告认为“十四五”要树立煤电峰值意识,将碳排放目标作为煤电发展的强约束,并提出将市场化作为新时期推进煤电功能定位调整的主要手段,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经济性优势。另外,虽然煤电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长远来看会加重能源供应成本负担、阻碍低碳转型。因此,行业应避免打着“新基建”的旗号,重启“旧基建”的煤电建设。

从技术方面,报告认为短时尖峰负荷并不需要通过新建煤电厂来满足,通过有效利用现有煤电产能、充分挖掘需求侧潜力、优化电网调度等措施即可应对短时尖峰电力供应短缺,继续新建大型煤电机组将造成投资浪费。

此外,报告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电力行业煤控的五大路径:严控煤电新增产能、煤电高质量发展要契合区域政策和电力资源特征、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推动煤电功能定位调整、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实现良性博弈以及转向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气化进程。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