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成中国南方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王健 2021-06-17 14:39:57

图为贵州食用菌基地。 周燕玲 摄

记者11日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成中国南方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最大的优质竹荪生产基地,其中红托竹荪、冬荪种植规模中国第一。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超过60%,年平均相对湿度80%,是最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地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2020年科研工作者在贵州发现6.3亿年前的真菌化石,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陆生真菌类化石。

数据显示,贵州抓住“东菇西移”等机遇,强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近4年食用菌产量年均增长51.4%、产值年均增长60.7%。2020年,贵州食用菌产量147.6万吨、产值184.7亿元,年均增速位居中国第一,总体规模进入中国前十。

资料图:贵州食用菌 瞿宏伦 摄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省食用菌专班常务副班长何光前介绍说,贵州省内野生食用菌种类占中国的80%以上,是红托竹荪、冬荪、松乳菇、牛肝菌、羊肚菌、灵芝等珍稀食药用菌的著名产地,“织金竹荪”“大方冬荪”等获国家地理标志。

贵州食用菌增长潜力较大,已把食用菌列入贵州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位推动产业发展。目前,贵州食用菌年产1000万棒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重点生产企业有115家,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的省级农业示范园区达30个。

据了解,2021中国(贵州)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将于6月23日至25日在贵阳举行,旨在加快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畅通食用菌市场销售,助力黔菌崛起。

相关推荐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椰树集团2024年实现“三保两增长”

2月8日上午举行的椰树集团2025年新春开门红大会上传来消息,椰树集团在2024年实现“三保两增长”,2025年1月实现开门红。

贵州开行首趟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汽车专列

10月28日10时许,一列装载28台“贵州造”新能源客车的出口专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开出,预计7天后抵达老挝万象。这是贵州首次整列直发的中老班列,也是贵州本土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