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俄学者称中欧班列将中欧“缝合在一起”

来源: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 责任编辑:翟淑睿 2021-08-25 16:21:26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8月22日发表题为《“北京之手”——丝绸线如何变成铁路线》的文章称,6年前中欧班列每日仅有两趟列车前往欧洲,而2020年全年已开行12406列。起初从欧洲返回中国的是空车厢,而如今生活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中国人可以在餐桌上吃到来自挪威的新鲜三文鱼,这是中欧班列自去年起开始向中国市场供应的海产品。从挪威海沿岸最北端的火车站纳尔维克出发,中国的列车将装满三文鱼的集装箱运往与挪威交界处的瑞典城市哈帕兰达,随后经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驶向中国古都西安。短短10天时间,挪威三文鱼就来到了中国。  

货流不断增加,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377列。  

10年前,中欧班列拉起丝绸之路上的第一根丝线,从中国汽车工业中心重庆驶向德国城市杜伊斯堡。当时杜伊斯堡失业率高达11%,而德国平均失业率为3%。杜伊斯堡曾被誉为钢铁工业和煤矿开采中心,而后沦为德国工业大洗牌的牺牲品。但生产的没落没有夺走杜伊斯堡的地理优势:这座世界最大内河港位于鲁尔河和莱茵河交汇处,是大型运输枢纽,非常适合迎接来自中国的货运列车,并通过水路、公路和铁路向欧洲各个方向发送货物。

如今杜伊斯堡和武汉是友好城市。武汉已成为中欧班列的运输枢纽。对大批接收中国货运列车的杜伊斯堡来说,验收、报关、货物存放及铁路和水路发货本身已是大型业务。如今,杜伊斯堡的相关从业者人数从1.9万人增长至5万人,占全市劳动力人口的15%。百余家中国公司在这里开店,杜伊斯堡从一个普通河港变为庞大的物流中心,能够依靠多渠道分配货流左右中东欧的经济状况。

约2000名中国青年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学习,其中大多数在马克斯·普朗克高等学院深造。自去年起,该学院学生除学习法语和英语外,还要学习汉语。

目前,新的丝绸之路将德国与50座中国城市相连,并穿过亚欧23个国家的168座城市。运输的高速增长立即影响到各个停靠城市在地区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偏远小城市只专注做物流,而规模大一些的城市则获得发展机遇、增加就业岗位并提高生活水平。新的丝绸之路的地域范围更大,由三重网络构成: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亚洲、从中国到亚洲。这一网络完全覆盖经过中亚的欧亚运输走廊和跨西伯利亚的干线。中欧班列和“一带一路”是同一个项目,在此框架内货运铁路将中国商品运往欧洲市场,而“一带一路”倡议对项目参与者加强中欧贸易的意愿进行投资。

从中国的太平洋沿岸抵达大西洋,走中欧班列线路比其他方式更经济、更快速。从比利时根特出发的货运列车可用16天时间将200辆沃尔沃汽车运至西安,如果走海路则需要40天。欧洲之所以受益,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买家之一,消费全球大量商品,尤其是欧洲奢侈品、化妆品、格鲁吉亚红酒、挪威三文鱼……

目前德国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比其他任何欧盟国家都多。即将离开政坛的安格拉·默克尔正在为对华关系做宣传。

尽管大多数中欧商品贸易仍走海运,仅少部分集装箱沿丝绸之路运输,但重点在于——这是实打实的业务。它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基础设施发展、让欧洲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中欧班列将中国和欧洲日益紧密地缝合在一起。

相关推荐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2000列 开行量、装车量等多项核心指标同比增长超30%稳居全国前列

4月29日上午,随着嘹亮的汽笛声,一列满载着汽车、机械配件、家用电器等货物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塔吉克斯坦丹加拉,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2000列,开行量、装车量、发运量均同比增长超30%,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建设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专场招商引资对接活动在石家庄国际陆港举办

建设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专场招商引资对接活动24日在石家庄国际陆港成功举办,旨在搭建企业间、政企间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带动适铁临港产业加速向石家庄国际陆港聚集,推动中欧班列(石家庄)集结中心高质量建设。

巴西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

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红厅论坛上,巴西“观中国”专家佩德罗·祖佛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解”的讨论环节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对推动区域和全球一体化的坚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