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7日在京发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0-27 15:51:02

新华丝路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韩婕)10月27日,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正式发布。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我国继2011年以来第二次从国家层面对外发布的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

d1af850824e54b95bb621e8a05ec16c5.png

据介绍,《白皮书》内容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以及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成效,系统梳理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路径与方案,充分体现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重要贡献和付出的巨大努力,展示了我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发布的白皮书重申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立场主张,对国际社会发出倡议和呼吁,推动世界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白皮书全文约1.9万字,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布,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谈及我国目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机遇和挑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机遇。叶民表示,近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8.4%,超过了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同时,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公众意识不断提高,形成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持续推进的良好局面。

叶民同时表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仍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艰巨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立足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稳妥有序,科学部署,扎实推进。

叶民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持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即将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这次大会将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叶民表示,中方愿与COP26主席国英国一道,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协商一致多边议事规则,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推动本次大会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


相关推荐
陕西科研团队揭示塔里木盆地水文气候变化历史

2月1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联合国内外学者,揭示了塔里木盆地过去8000年的水文气候变化历史过程。

促低碳、有韧性!负离子氧吧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这场关于城市“呼吸”的论坛,以负离子为核心,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径。众多专家学者和城市代表汇聚一堂,探讨共建城市“绿肺”,共享“清新”生活,描绘了一幅生态宜居的城市新画卷。

巴库气候大会中国角交出亮眼闭幕答卷

2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中国角迎来闭馆,以亮眼答卷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