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获悉:该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联合国内外学者,揭示了塔里木盆地过去8000年的水文气候变化历史过程。
这场关于城市“呼吸”的论坛,以负离子为核心,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径。众多专家学者和城市代表汇聚一堂,探讨共建城市“绿肺”,共享“清新”生活,描绘了一幅生态宜居的城市新画卷。
2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中国角迎来闭馆,以亮眼答卷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
当地时间11月13日,《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以下称《执行摘要》)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与国际公众见面。
普华永道第27期全球CEO调研中国报告于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发布。
国际能源署13日至1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2024年部长级会议暨该机构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聚焦维护能源安全、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深化能源国际合作等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已完成《巴黎协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盘点,全面“考核”了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的进展与差距。
11月17日至18日,以“气候金融 美好世界”为主题的2023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将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新区拉开帷幕。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风险陡增。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起“1+N”的政策体系,并率先出台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投融资方案。
初冬时节,盛会将启。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金融与时俱进。11月17日至18日,以“气候金融 美好世界”为主题的2023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将在广州南沙新区拉开帷幕。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10月7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局牵头编制的《广州南沙新区促进气候投融资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出台。
8月31日,以“聚智南沙 投融未来”为主题的首期“国际气候投融荟”在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金融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围绕气候投融资实践成果展开探讨,为南沙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气候金融中心贡献智慧。
数字政策和气候已被确定为定义当前欧盟委员会议程的两个“元政策”。
今年夏天,美国全国范围内普遍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对美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其中,高温和干旱少雨对农牧业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
美国总统拜登16日在白宫签署《通胀削减法案》。法案包括未来十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等内容。
欧盟的能源和环境部长们在当地时间28日晚上最终达成一致,即从2035年起,欧盟各国只能注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新车。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斯德哥尔摩+50”国际环境会议2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拉开帷幕,会议呼吁各方为健康的地球和共同繁荣采取紧急行动。
10月27日,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正式发布。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我国继2011年以来第二次从国家层面对外发布的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
美国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21日发布报告,首次认定气候变化是美国金融稳定“正在出现和日益增长的威胁”,要求金融监管机构采取必要措施应对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
显示 3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