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内实现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岩溶区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01 15:04:18

10月30日上午,随着“复兴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南京市和燕路过江通道左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安全穿越长江江底断裂破碎带、幕府山岩溶区等复杂地层,实现国内首例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岩溶区。

此次,盾构施工需穿越长距离砂层、上软下硬地层、全断面硬岩,江中冲槽段与断裂带叠加,覆土最浅处仅9.6米,最大水深52.5米,承受最大水土压力达7.9巴。以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为组长的南京过江隧道技术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隧道是目前国内长江上建设难度最大的盾构隧道之一。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徐树军介绍,盾构机穿越幕府山下长近500米的岩溶密集发育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极易发生盾构机姿态突变,甚至引发掌子面突水、涌泥等风险。

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项目部开展科技攻关,联合设备厂家对盾构机的刀盘型式、刀具类型、耐压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研究、设计,量身打造的“复兴号”盾构机配置常压刀盘、可伸缩主驱动、滚齿互换、超前钻探注浆等先进功能,于2019年10月25日始发掘进。

针对岩溶区,盾构机配置了超前钻探注浆,从内部提前对地层进行注浆填充。为了应对复杂地层,施工团队还对盾构机进行了智能化提升,运用刀具旋转监测系统、舱内伸缩式摄像系统等先进技术,成功穿越长达1.5公里的全断面岩层和断裂带,更换刀具1563把,实现700余天平稳推进,为今后类似地质盾构施工积累了成套技术和可借鉴经验。

相关推荐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隧道掘进顺利穿越岩溶区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临近岁尾,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截至12月29日,右线隧道掘进至1316环,顺利穿越岩溶区,距离隧道贯通只剩172环,隧道掘进整体步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国内首台超大直径掘进同步拼装盾构机研制成功

3月31日,国内首台超大直径掘进同步拼装盾构机——“兴业号”顺利下线,预计将于4月陆续抵达珠海用于兴业快线工程。“兴业号”改变了传统盾构模式,实现了掘进过程中同步拼装,掘进速度较国内外同类装备提升30%-50%,极大地限制了掘进效率。

走进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一种名叫“盾构”的大型掘进机械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它穿行于山间、水底和城市地下,掘进、排土、衬砌,如同魔术般钻出一条条隧道,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机械装备。如今,中国自主研造的盾构设备无论在规模还是科技水平上,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1年,盾构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中铁隧道集团在河南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盾构研发基地,集聚了多路精英,组建了研发团队。2008年,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下线,打破了进口盾构机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每年能为国家节约外汇数十亿美元。此外,随着盾构技术的革新,实验室的研发团队不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