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隧道掘进顺利穿越岩溶区 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30 15:13:22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隧道掘进顺利穿越岩溶区,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泱波 摄

临近岁尾,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截至12月29日,右线隧道掘进至1316环,顺利穿越岩溶区,距离隧道贯通只剩172环,隧道掘进整体步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工作人员精细谨慎地控制系统,紧密有序地衔接各道工序,确保隧道施工万无一失。 泱波 摄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位于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新建城市道路过江通道规划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实施建设,中交隧道工程局负责右线隧道施工,全长约5.723公里,其中盾构段长约2.976公里。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和燕路项目已成功解决了浅覆土、高水压、管片上浮、地面沉降等重难点问题。 泱波 摄

盾构段自八卦洲始发,穿越长江。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穿越岩溶区域是整个过程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该区段位于南京幕府山边缘,隧道范围内溶洞较发育,围岩中分布较多的溶洞、溶蚀裂隙、断层破碎带,盾构机易发生磕头、沉降等风险。

中交隧道局和燕路过江隧道项目团队多次开展头脑风暴。 泱波 摄

为解决这块“硬骨头”,中交隧道局和燕路过江隧道项目团队仔细分析各种风险,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并多次邀请专家进行验证。右线隧道选用国产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振兴号”,重点关注各项掘进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操作参数,精细谨慎地控制系统,紧密有序地衔接各道工序,确保隧道施工万无一失。

该项目实现了在长江江底掘进十万平米“不渗不漏”的记录,为行业克服和解决此类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泱波 摄

据悉,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通车后将与浦仪公路西段、长江五桥共同完成“公路一环”的闭合,进一步畅通长江两岸区域联系、提升南京市交通路网区域枢纽功能,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和南京都市圈建设。

相关推荐
长江北岸筑起263.8米“擎天立柱”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北主塔封顶

​26日,横跨长江的国内最大跨度单层悬索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北主塔封顶,将进入主桥索梁施工。

长江南京段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正酣 南锚碇即将“出土”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为长江上大跨度悬索桥,距上游南京长江二桥约5.9公里,距下游南京长江四桥约4.3公里,其跨江主桥跨径1760米,是连接南京江南江北的又一条重要过江通道。

国内实现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岩溶区

​10月30日上午,随着“复兴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南京市和燕路过江通道左线盾构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安全穿越长江江底断裂破碎带、幕府山岩溶区等复杂地层,实现国内首例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岩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