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风投仍青睐中国科技初创企业

来源:美国《华尔街日报》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1-11-08 15:25:39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11月2日发表题为《风投资本没有放弃中国》的文章称,中国的上市互联网科技企业因为今年的监管整治行动而遭受打击。但这并未导致私募市场的活动止步:投资者仍在涌入中国的许多科技初创企业。

研究公司清科集团说,2021年前三个季度,对中国初创企业的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75%,达到1650亿美元(约合10560亿元人民币)。这一投资总额已高于2020年全年,并有望打破2017年创下的最高纪录。

融资也在激增。旨在控制金融风险的资产管理行业新规曾导致中国风投行业在2018年至2020年陷入低谷,现在这一低迷时期似乎终于要结束了。今年前9个月,中国风投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募资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

虽然北京的监管整治确实令一些此前崭露头角的行业前景变得不明朗——在线教育行业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但在一个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里,仍然有着大量的机会。投资者似乎会很自然地青睐那些乘上监管东风的初创企业。

这其中就包括生物技术和半导体企业。在过去几年里,它们已经成为投资者的宠儿。华为事件暴露出中国对外国半导体的依赖程度。鉴于中国日益老龄化的人口和医疗行业的持续改革,投资者也看到了医疗保健领域的机会。中国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术企业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8月融资逾7亿美元。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9月融资约5.1亿美元。

中国国内股市今年充满活力,与海外上市中国企业的凄惨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可能是支撑风险投资活动增加的另一个因素。毕马威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A股市场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了创纪录的资金。上海科创板和深圳创业板等以科技股为主的市场表现尤为出色。

资金仍在不断流入互联网行业,不过投资者将越来越重视实际利润,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相对放任初创企业大把烧钱。

中国科技股投资者正在抚平创伤。但许多风险投资基金仍渴望在中国找到下一批科技巨头——只是技术类型大多与以前不同。 

相关推荐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每一次合作都能感受到中国蕴藏的无限可能”——访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弗拉杰

弗拉杰说,施耐德电气将坚定深耕中国,携手本土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共同塑造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的未来。

“相信在中国市场能有更多收获”

“博鳌亚洲论坛一直是凝聚各方共识、促进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博鳌亚洲论坛理事、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与包括中方在内的合作伙伴一道,以创新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听“信任票”里的开放中国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中国经济明显回升向好,内外信心有效提振,叠加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力稳外贸稳外资等举措不断出台,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接连落地中国,外资正用实际行动加码投资中国市场。